
[cross a dangerous pass as easily as walking on level ground—handle a crisis without difficulty] 走險路如趟平地。比喻遇險不驚、臨危不懼
亦作“ 履險若夷 ”。走險路如行平地。比喻不畏困難或本領高強。 鄭觀應 《盛世危言·獄囚》:“而從此周道坦坦,履險如夷矣。”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九章:“你昨晚把親兵通通留在城外……我真有些擔心。可是看看你的神色,跟平常一樣。你真是履險若夷,異乎常人。”
履險如夷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lǚ xiǎn rú yí,其核心含義可綜合解釋如下:
此成語多用于褒義語境,既可用于具體行動(如登山、救災),也可比喻抽象困境中的心理素質(如商業危機、人生挫折)。
履險如夷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在面臨危險時能夠輕松應對,毫不畏懼。它形容一個人在困難或危險的境地中表現得淡定自若,心态坦然,能夠安然度過難關。
履險如夷的拆分部首為屍木如太,其中“如”的讀音是rú,表示“像”;“夷”的讀音是yí,表示“平靜”。筆畫數分别為5、4、6、7。
履險如夷來源于《論語·子路篇》,其中有一句話:“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其中的“傳不習乎”就是成語“履險如夷”的出處。
履險如夷的繁體字為:履險如夷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有些不同,履險如夷的古漢字寫法為:履險如夷
他經曆了無數的挫折和困境,但總能履險如夷,從容應對。
履險如夷的相關詞語有:從容應對、泰然處之、鎮定自若、穩如泰山、遊刃有餘等
履險如夷的近義詞有:毫不畏懼、胸有成竹、穩如磐石、淡定自若
履險如夷的反義詞為:臨危不懼、驚恐萬狀、驚弓之鳥、膽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