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順王命的諸侯。《周禮·考工記·梓人》:“祭侯之禮,以酒脯醢,其辭曰:‘惟若寧侯,毋或若女不寧侯,不屬于王所,故抗而射女。’”
“甯侯”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指順從王命的諸侯,最早見于《周禮·考工記·梓人》的祭祀辭:“惟若甯侯,毋或若女不甯侯”,意為贊頌忠誠于天子的諸侯,同時警告叛逆者。
在曆史典故中(如戰國時期故事),“甯侯”被賦予清廉正直的象征意義。傳說名為甯侯的官員拒絕貪腐誘惑,甯可保持官職清白,也不願同流合污,由此衍生出“堅守原則、廉潔自律”的品德内涵。
建議結合《周禮》原文及戰國典故進一步理解其雙重含義。
甯侯是一個漢字詞語,可以拆分為宀、乃、亻和口四個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3畫,具體的字形是宀乃礻口。
甯侯這個詞源于古代的官職名稱。侯是一種封爵,在古代被封為侯的人一般是國家的重要官員。甯侯指的是具有甯國侯封號的人,表示他是被封賞的甯國侯爵。
甯侯的繁體字形為寧侯。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甯侯的古代寫法是以篆書形式出現的。篆字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獨特的字體形式,筆畫線條清晰、簡潔而剛勁。甯侯的古代寫法以宀、乃、炏、口等部首和筆劃組合形成。
甯侯在古代是一個重要的官職,他在國家政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甯侯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如甯侯府(指甯國侯的府邸)等。
甯侯的近義詞可以是甯國侯、國侯等。
甯侯的反義詞可以是平民、庶人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