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德的意思、损德的详细解释
损德的解释
有损道德的行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土偶》:“吾父生有损德,应无嗣,遂至促我茂龄。”
词语分解
- 损的解释 损 (損) ǔ 减少:损失。损耗。损益。增损。亏损。损兵折将。 使失去原来的使用效能:损坏。破损。易损。 使蒙受害处:损害。满招损,谦受益。 用刻薄的话挖苦人:损人。 刻薄,毒辣:这话太损了。 益增
- 德的解释 德 é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网络扩展解释
“损德”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损德”指有损道德的行为,即违背社会伦理或道德准则的言行。该词最早见于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土偶》:“吾父生有损德,应无嗣,遂至促我茂龄”,通过文学作品传播后被广泛使用。
二、延伸含义
- 道德完整性破坏
既包括具体行为(如欺骗、伤害他人),也涉及思想观念上的偏差(如纵容恶念)。
- 因果关联性
部分语境中隐含“因道德缺失导致不良后果”的因果关系,如《聊斋》案例中认为损德行为会影响子嗣命运。
三、使用场景
常见于三类语境:
- 日常谴责用语
如“说句损德的话”(例句),用于批评不当言行。
- 文学创作
古典小说中多用于刻画人物道德缺陷。
- 伦理讨论
涉及道德评价时,指代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
四、相关概念
- 近义词:失德、败德
- 反义词:积德、行善
- 关联词:德行(道德行为的总称)、缺德(更口语化的表达)
注:以上解释综合了《聊斋志异》经典用例、现代词典释义及伦理学研究,如需具体案例分析可参考相关文学作品。
网络扩展解释二
损德
损德即指损害德行或品德,是一个用于描述人们破坏道德或伦理的行为的词语。
拆分部首和笔画
损德的拆分部首是手,笔画数量为10画。
来源
损德一词源自于古代汉语,其中"损"指的是破坏或削弱,"德"则是指道德或伦理。结合在一起,损德指的是人们违背道德规范、破坏德行的行为。
繁体
损德的繁体字为「損德」。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损德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大致上仍保持了现代的形状和意义。
例句
1. 他的行为违背了社会的道德规范,真是损德啊。
2. 行贿受贿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共德行。
组词
损友、德行、道德、破德、伦理、损害
近义词
败德、失德
反义词
弘德、立德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