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all and straight]∶形容山勢挺立凸出
而瑰姿萬變,有若雲起日觀,盡成丹霞,峰折靈掌,無非峻勢;皆天光朗映,秀氣孤拔,豈藻飾而削成者哉!——唐· 呂溫《送薛大信歸臨晉序》
(2) [aloof and arrogant]∶形容獨行其是,不合群;孤高
他流露出一種清高孤拔的情緒
(1).挺立突出貌。 唐 呂溫 《送薛大信歸臨晉序》:“瓌姿萬變,有若雲起日觀,盡成丹霞,峰折靈掌,無非峻勢;皆天光郎映,秀氣孤拔,豈藻飾而削成者哉!”《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 山東 沂州 之西,有箇名山,孤拔聳峭,迥出衆峰。” 殷夫 《夢中的龍華》詩:“啊, 龍華塔 , 龍華塔 ,想你的紅磚映着天白,娆嬌的桃枝襯你孤拔。”
(2).形容超群出衆,獨樹一幟。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八:“ 司馬遷 遊 江 漢 汶 泗 之境,紬金匱石室之書而作《史記》,上下數千年,殆如目睹,可謂孤拔。”
“孤拔”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的完整内容。
孤拔是一個漢字詞語,由2個字組成,分别是“孤”和“拔”。其中,“孤”是由“子”和“瓜”組成,表示獨自孤立的意思;而“拔”是由“扌”和“犮”組成,表示拔出的意思。
由此可見,“孤拔”的意思是指一個人或物體在衆多之中顯得獨立突出,與衆不同。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領域中特别出衆,或者一個物體在某個集合中獨一無二。
這個詞的來源尚未确定,但在古代文獻中已有出現。在《莊子•逍遙遊》一書中,就有“孤拔兮患疾拔”的描述。
在繁體字中,孤拔的寫法并沒有變化。
古代漢字中,孤的寫法可以有多種變體。比如在金文中,孤的上部是兩個人物并立,下部是一個立體的人形。而在篆字中,則将兩個人物合二為一,形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孤的形狀。
拔這個字在古代寫法中也有變化。在金文中,拔的形狀是一隻手在拔動物,表示拔出的意思。而在篆字中,為了簡化字形,手的形狀也發生了變化,變成了扌。
以下是一些關于“孤拔”的例句:
1. 他在音樂界的成就真是孤拔的。
2. 這座建築在這個城市中顯得非常孤拔。
一些與“孤拔”相關的組詞包括:孤立、獨特、突出等。
與“孤拔”近義詞包括:顯著、出衆、突出等。
與“孤拔”反義詞包括:平凡、普通、一般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