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 代玺名。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一:“ 政和 末又新作一璽……九寸而魚蟲篆,其文曰:‘範圍天地,幽贊神明,保合太和,萬壽無疆。’詔號‘定命寶’。”《宣和遺事》前集:“ 宣和 元年,春,正月,禦 大慶殿 受定命寶。”
“定命寶”一詞的含義需結合曆史文獻和語義演變綜合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層解釋:
起源與用途
據和記載,“定命寶”是宋代(特别是政和末年)官方鑄造的玉玺之一。宋徽宗時期,因原有玉玺不足,新制一方九寸玉玺,篆刻“範圍天地,幽贊神明,保合太和,萬壽無疆”十六字,诏號為“定命寶”,用于重要典禮和文書。
形制與象征
玺身采用魚蟲篆字體,象征皇權天命與國運長久。其命名“定命”暗含“天命已定,國祚永續”的政治寓意,與唐代李世民因無傳國玉玺而刻“受命寶”“定命寶”的行為類似()。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視為成語,解釋為“命中注定的寶貴財富或命運安排”,由“定命”(注定的命運)與“寶”(珍貴之物)組合而成,常用于表達對他人命運的祝福或感慨。
需注意,作為成語的用法在權威曆史文獻中未見明确記載,可能為現代引申義。若用于學術或曆史語境,建議以宋代玺名的解釋為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