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ur out one’s grievances;give utterance to grief] 向人訴說自己的苦衷或自己所受的苦難
一個勁兒地訴苦叫屈
向人訴說自己的困難或痛苦。《西遊記》第五八回:“弟子無奈,隻得投奔 南海 ,見 觀音 訴苦。” 清 譚嗣同 《上歐陽中鹄書》之七:“ 婁尚書 回家嚴信,竟一文不肯捐,惟訴苦滿紙而已。” 周而複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四:“現在各個車間都在訴苦,許多有問題的人敢于放下包袱了。”
“訴苦”是一個漢語動詞,指通過語言向他人傾訴自己的痛苦、委屈或困難,通常帶有尋求理解、同情或幫助的意圖。以下是詳細解析:
詞義核心
使用場景
與近義詞對比
使用注意
例句:
《訴苦》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向别人傾訴自己的苦惱、不滿或抱怨。
《訴苦》的拆分部首是讠(讠是“讠讧”或“讠言”合體,表示與言語相關的意思),苦(表示痛苦、不滿、抱怨等)。
《訴苦》的總筆畫數為11劃。
《訴苦》一詞最早來源于漢代班固的《漢書·賈誼傳》中的一句:“袒形訴苦。”意指賈誼對上司時表露自己的不滿。
《訴苦》的繁體字為「訴苦」。
在古代,「訴」的字形稍有不同,是兩個“讠”合體的形狀,表示“讧言”。
1. 他向朋友們訴苦,表達了自己的困惑和不滿。
2. 她來找我隻是想找個人訴苦,尋求一些安慰。
1. 抱怨、不滿、痛苦、傾訴、發牢騷
2. 申訴、陳述、述說、告發、控訴
抱怨、牢騷、怨言、怨詞、怨言
表揚、稱贊、贊美、誇獎、褒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