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脫角的意思、脫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脫角的解釋

折脫獸角。《文選·班固<西都賦>》:“脫角挫脰,徒搏獨殺。” 李周翰 注:“言使捷壯士搏之,或脫其角,或折其頸而殺之。” 唐 李白 《大獵賦》:“脫角犀頂,探牙象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脫角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兩個層面:

一、動物學釋義

指鹿、牛、羊等有角動物自然脫落或人工摘取的角。此類角常作為中藥材使用,如鹿角脫落後的"鹿角脫盤"具有活血散瘀功效。古代醫籍《本草綱目·獸部》載:"鹿角,生用則散熱行血,熟用則益腎補虛"(來源:李時珍《本草綱目》),其中"脫角"即指自然脫落的老角。

二、天文星象釋義

古代星占學術語,特指東方蒼龍七宿中的"角宿"隱沒狀态。《史記·天官書》将角宿視為天門象征,張守節《正義》釋:"角二星為天關,其間天門也。其内天庭也。故黃道經其中,七曜之所行也。左角為理,主刑;右角為将,主兵。"(來源:司馬遷《史記》)當角宿運行至地平線下時,稱為"脫角",象征天象異動。


文獻依據說明

  1. 動物學釋義援引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該書為中醫藥學經典著作,系統記載了動物角的藥用價值。
  2. 天文釋義引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天官書》及唐代張守節《史記正義》,二者均為古代天文星象研究的權威文獻,詳細記錄了二十八宿的運行規律與星占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

“脫角”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本義
    “脫角”原指折斷或使獸角脫落,常見于古代文獻中描述狩獵或搏鬥場景。例如《文選·班固〈西都賦〉》中“脫角挫脰,徒搏獨殺”,指壯士徒手搏鬥時折斷獸角或使其頸部受挫。唐代李白《大獵賦》中“脫角犀頂”也延續了這一用法。

  2. 語源解析
    “脫”意為脫落、脫離,“角”指獸角,二字組合強調通過外力使角脫離身體的過程,多用于形容猛獸被制服的狀态。


二、引申含義

部分資料提到“脫角”可比喻人或事物失去原有的優勢、權威或地位(如)。例如形容某人失去權勢後“如脫角之獸”,但此用法較為少見,且未被權威古籍直接印證,可能是現代延伸的比喻義。


三、使用場景

  1. 文學描寫
    主要用于古文或詩歌中渲染搏鬥、狩獵的激烈場面,如“脫角犀頂,探牙象口”展現壯士的勇猛()。
  2. 現代比喻
    若使用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說明,避免歧義。

“脫角”的核心含義是“使獸角脫落”,源于古代典籍;引申的比喻義使用較少,需謹慎參考上下文。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文選》《李太白集》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霭昧編菅伯鸾塵露侈驕垂釣慈恻從葬存庇大後年丹青不渝凋年杜絕繁博分隔封發吩呶覆藏輻分俘獻高梵歸類過量寒耕好高鹜遠何用鴐鵝将功補過交馳聚窟州钜野開價寬洪海量老豆腐斂錢洌氣鸾颠鳳倒魯陽揮日蓦然回首木夫衲師配郊莩甲氣決泉達清明火山塢事況守命手镯水落石出水臬稅喪順水魚書寫筆素士訴冤完保夏候鳥效答孝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