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脫角的意思、脫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脫角的解釋

折脫獸角。《文選·班固<西都賦>》:“脫角挫脰,徒搏獨殺。” 李周翰 注:“言使捷壯士搏之,或脫其角,或折其頸而殺之。” 唐 李白 《大獵賦》:“脫角犀頂,探牙象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脫角”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本義
    “脫角”原指折斷或使獸角脫落,常見于古代文獻中描述狩獵或搏鬥場景。例如《文選·班固〈西都賦〉》中“脫角挫脰,徒搏獨殺”,指壯士徒手搏鬥時折斷獸角或使其頸部受挫。唐代李白《大獵賦》中“脫角犀頂”也延續了這一用法。

  2. 語源解析
    “脫”意為脫落、脫離,“角”指獸角,二字組合強調通過外力使角脫離身體的過程,多用于形容猛獸被制服的狀态。


二、引申含義

部分資料提到“脫角”可比喻人或事物失去原有的優勢、權威或地位(如)。例如形容某人失去權勢後“如脫角之獸”,但此用法較為少見,且未被權威古籍直接印證,可能是現代延伸的比喻義。


三、使用場景

  1. 文學描寫
    主要用于古文或詩歌中渲染搏鬥、狩獵的激烈場面,如“脫角犀頂,探牙象口”展現壯士的勇猛()。
  2. 現代比喻
    若使用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說明,避免歧義。

“脫角”的核心含義是“使獸角脫落”,源于古代典籍;引申的比喻義使用較少,需謹慎參考上下文。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文選》《李太白集》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脫角

脫角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動物角或其他物體突起部分脫落。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首先是由“艮”部作為上半部分的左邊,表示山石的形狀;其次是由“卩”部作為下半部分的右邊,表示封閉的意思。這個字共有6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的過程中。在古時候,漢字由于受到文化交流和書寫工具的限制,經常發生變形。在這種情況下,脫角一詞的漢字寫法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一部分繁體字中,角的部分寫作“觕”,表現出角脫落的意思。

下面是脫角一詞的一些例句:

1. 這隻大象的象牙遺憾地脫角了。

2. 由于劇烈的碰撞,汽車撞壞了,車燈脫角了。

除了脫角這個詞,還可以組成一些相關詞彙,例如:

1. 脫落:指物體從原本的位置或附着點上分離。

2. 脫皮:指動物或植物的外皮或表層組織自然脫落。

脫角的一些近義詞包括:掉角、斷角、磨損。脫角的反義詞則可以是長角、厚角、完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