戆樸的意思、戆樸的詳細解釋
戆樸的解釋
亦作“戅樸”。猶言忠厚老實。 唐 盧仝 《孟夫子生生亭賦》:“予小子戅樸,必不能濟。”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七:“有北僧年五十餘,戇樸無能。”
詞語分解
- 戆的解釋 戆 (戇) à 傻,愣,魯莽:戆頭戆腦。 戆 (戇) à 剛直:戆直。 筆畫數:; 部首:心; 筆順編號:
- 樸的解釋 樸 (樸) ǔ 沒有細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飾:樸素。樸實。樸厚。樸質。 樸 ò 落葉喬木,葉橢圓形,上部邊緣有鋸齒,花細小,色淡黃,果實球形,黑色,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樸 ō 〔樸刀〕古代的
網絡擴展解釋
“戆樸”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gàng pǔ(注音:ㄍㄤˋ ㄆㄨˇ)
- 含義:指忠厚老實,形容人性格質樸、憨厚,略帶木讷。
二、詞源與演變
- 異體字:亦作“戅樸”,屬于古漢語用詞,現代使用較少。
- 來源:由“戆”(意為愚直、憨厚)和“樸”(意為質樸、不加修飾)組合而成,強調内在的淳厚性格。
三、古籍用例
- 唐代盧仝《孟夫子生生亭賦》:
文中提到“予小子戅樸,必不能濟”,意為“我生性憨厚樸實,難以成就大事”。
- 宋代陸遊《老學庵筆記》卷七:
描述一位北方僧人“戇樸無能”,指其忠厚但缺乏機變能力。
四、補充說明
- 近反義詞:目前古籍記載中未明确列出,根據語義推斷,近義詞或為“憨厚”“樸讷”,反義詞或為“狡黠”“圓滑”。
- 現代使用: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為罕見,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戆樸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人的舉止、言談舉止直率、天真樸實或者粗俗、愚笨。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戈和木,筆畫共有8畫。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古漢字的一種寫法,但在現代漢字中使用較少。繁體字形為戆樸。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寫法有所不同。戆樸的古漢字寫法為戈直木斤矢。這種寫法很少出現在現代漢字中,現在使用的漢字寫法大多是經過簡化的。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一直保持着戆樸的性格,始終不受外界的幹擾。
2. 她的戆樸舉止令人忍俊不禁。
戆樸這個詞可以組成其他詞語,比如戆直、戆頭、戆眼等。這些詞語都帶有戆樸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直率、天真樸實的特點。
近義詞方面,可以用天真、樸實、直率等詞來替代戆樸,表達相似的意思。反義詞則可以選擇諸如聰明、機智、圓滑等詞語,表達相反的意思。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追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