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勸百諷一的意思、勸百諷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勸百諷一的解釋

《漢書·司馬相如傳贊》:“ 揚雄 以為靡麗之賦,勸百而風一,猶騁 鄭 衛 之聲,曲終而奏雅,不已戲乎!” 顔師古 注:“奢靡之辭多,而節儉之言少也。”言 相如 之賦雖意在諷谏,但終因奢靡之辭多而掩其意。後以“勸百諷一”指文章意在使人警戒,但結果卻適得其反。 梁啟超 《譯印政治小說序》:“寓譎諫於詼諧,發忠愛于馨艷,其移人之深,視莊言危論,往往有過,殆未可以勸百諷一而輕薄之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勸百諷一”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可結合曆史背景和文學批評視角解析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用大量篇幅勸誘奢靡享樂,僅用極少内容進行諷谏,最終導緻勸誡效果被鋪陳的華麗描寫淹沒,適得其反。

二、曆史溯源

  1. 出處:源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揚雄對漢賦的批評:“靡麗之賦,勸百而諷一,猶馳騁鄭衛之聲,曲終而奏雅”。
  2. 背景:司馬相如的賦本欲勸誡帝王節儉,但因過度描寫珍奇異獸、宮室苑囿的奢靡場景,反而讓讀者(尤其帝王)被華麗詞藻吸引,忽略了結尾的諷谏。

三、文學批評意義

  1. 創作失衡:漢大賦常以90%以上篇幅鋪陳奢靡,僅結尾點綴諷谏,如同“先奏靡靡之音,後補雅樂”,本末倒置。
  2. 社會影響:這類作品客觀上可能助長統治者的享樂心态,與作者初衷背道而馳。

四、現代啟示

該成語常用于批評形式大于内容的創作,警示文藝作品需平衡藝術表達與社會責任,避免喧賓奪主。

注:成語讀音為quàn bǎi fěng yī,近義詞為“諷一勸百”。

網絡擴展解釋二

勸百諷一——一個含義深遠的詞彙

勸百諷一,是一個充滿魅力的詞彙,具有豐富的内涵。我們将在本文中詳細解析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形式,古時候漢字寫法,以及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方面。

拆分部首和筆畫

勸百諷一的拆分部首是“讠”,這是一個獨立漢字部首,表示與言語、交談相關的含義。它的筆畫數為2畫。

來源

勸百諷一這個詞出自于《詩經·小雅·小宛》,原句為“曷谧爾在德曷谧爾在言”。其中的“谧”字,與“諷”具有相同的音義,意味着告語、戒言、訓誡。後來人們将“勸百諷一”作為俗語常用,用來形容用一句話勸說百人,效果顯著。

繁體

勸百諷一的繁體形式為「勸百諷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勸百諷一的寫法為「勸百諷一」。在這個古老的寫法中,注重了每個字形的平衡和對稱,給人一種古樸的美感。

例句

1. 智者勸百諷一,隻需一句話就能解決問題。
2. 他以巧妙的論辯勸百諷一,打動了觀衆的心。
3. 隻要勸百諷一,就能改變他的錯誤觀念。

組詞

勸百諷一在組詞方面,可以與其他詞彙形成很多有意義的短語。例如:勸心善,勸學,勸悔,百般諷刺,諷刺一笑。

近義詞和反義詞

勸百諷一的近義詞有勸誨多人以同一戒言,勸誡衆人以相同含義的話語。反義詞則可以是百般力勸,每個人都說不同的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