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比喻書法筆勢之妙。 唐 韓愈 《岣嵝山》詩:“科鬥拳身薤倒披,鸞飄鳳泊拏虎螭。” 宋 楊萬裡 《正月十二日遊東坡白鶴峰故居其北思無邪齋真迹猶存》詩:“獨遺無邪四個字,鸞飄鳳泊蟠銀鈎。”
(2).比喻飄泊無定所或夫妻、情侶離散天各一方。 清 王士禛 《遊攝山記》:“鸞飄鳳泊,想見 岣嶁 石廪之奇。”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上·茝香校書》:“鸞飄鳳泊尋常事,一堕迷樓最可憐。” 清 龔自珍 《金縷曲·癸酉秋出都述懷有賦》詞:“我又南行矣!笑今年鸞飄鳳泊,情懷何似?”
“鸾飄鳳泊”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該成語兼具藝術美感和情感隱喻,既可用于贊美書法技藝,也能映射人生際遇。其權威釋義可參考《漢典》、樂樂課堂等來源。
《鸾飄鳳泊》是指鸾鳳雄飛的意境,形容事物的壯麗與美好。鸾和鳳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吉祥的神鳥,它們飛行的景象,被用來形容氣勢恢宏、壯麗輝煌的場面。
《鸾飄鳳泊》一個字一個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 鸾:鳥(178)
- 飄:風(風字旁,風:148)+ 手(64)
- 鳳:幾(幾字旁,幾:16)+ 鳥(178)
- 泊:氵(水, 85)+ 白(73)+ 勺(9)
《鸾飄鳳泊》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杜牧的《秋夕》一詩:“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悠悠生死别經年,鸾鳳翺翔壯歲月。”其中的“鸾鳳翺翔壯歲月”被引申為“鸾飄鳳泊”,形容壯麗輝煌的景象。
《鸾飄鳳泊》的繁體字為「鸞飄鳳泊」。
《鸾飄鳳泊》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 鸾:鳥兼(542024)
- 飄:風表(50798)+ 手(64)
- 鳳:鳳兼(518979)
- 泊:氵(水, 85)+ 白(73)+ 北阝(205017)
1. 這幅畫中,鸾飄鳳泊,氣勢磅礴。
2. 那支樂曲以鸾飄鳳泊的音調展現了華麗的場面。
3. 紅色的綢緞上繡着鸾飄鳳泊的圖案,格外華美。
- 鸾鳥
- 鳳翔
- 飄逸
- 泊船
- 壯麗
- 宏偉
- 瑰麗
- 平凡
- 普通
- 不起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