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ears] 年月日子;時間
歲月如流
然後歎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1).年月。泛指時間。《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屈彊 江 淮 閒,猶可得延歲月之壽。” 南朝 宋 謝靈運 《拟魏太子<邺中集>詩》序:“歲月如流,零落将盡。” 唐 白居易 《重賦》詩:“奈何歲月久,貪吏得因循。”《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此事須從容圖之,隻要成就,莫論歲月。” 魯迅 《書信集·緻沉兼士》:“稍積歲月,倘得修正,當奉覽也。”
(2).指短時間。《史記·郦生陸賈列傳》:“諸 田 宗彊,負海阻 河 濟 ,南近 楚 ,人多變詐,足下雖遣數十萬師,未可以歲月破也。”《新唐書·薛收傳》:“兩賊連固,則 伊洛 間勝負未可歲月定也。” ********* 《中國民主革命之重要》:“各國發明機器者,皆積數十百年始能成一物,仿而造之者,歲月之功已足。”
“歲月”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層面的含義:
一、基本定義 指時間的流動與積累,通常以“年月”為計量單位。例如《搜狗百科》将其解釋為“泛指時間”,既包含客觀的時間跨度(如曆史時期),也包含個體生命中的時間體驗。
二、詞義延伸
三、情感與文化承載
四、文學表現 古詩詞中常以歲月寄情,如白居易“奈何歲月久”、謝靈運“歲月如流”,現代語境則多用于表達對時光易逝的怅然或對閱曆的珍視。
歲月既是客觀時間的度量,也是主觀生命體驗的載體,融合了自然規律與人文情感的雙重意義。
"歲月"是一個漢字詞語,表達了時間流逝的意思。通過觀察其拆分部首和筆畫,可以更好地了解這個詞的構成和含義。
"歲月"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禾",右邊的部首是"火"。它一共由10個筆畫構成。
"歲月"一詞來源于《詩經·小雅·生民之什》中的一句話:“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句話意思是隻有經曆寒冷的歲月,才能了解到松柏樹受到嚴寒的凋落。
"歲月"的繁體字為「歲月」。
在古代,"歲月"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和含義相似。
1. 隨着歲月的流逝,他變得成熟而堅強。
2. 無論風雨歲月如何變幻,她始終保持着内心的安甯。
歲月流轉、歲月靜好、歲月蹉跎、歲月匆匆
光陰、年華、時光、時日
永恒、永久、不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