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紛亂貌。 唐 韓愈 《琴操·猗蘭操》:“雪霜貿貿,薺麥之茂。” 錢仲聯 集釋引 方成珪 曰:“ 徐鍇 《繫傳》:‘貿,猶亂也,交互之易。’” 元 鄭祐 《送友還鄉》詩:“蕭蕭風前柳,貿貿霜下草。”
(2).輕率冒失,考慮不周。《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二回:“好笑 葉伯芬 聰明一世,懵懂一時;同在一省做官,也不知道同寅這些底細;又不打聽打聽,便貿貿然寫了信去。” 葉聖陶 《倪煥之》十二:“這樣貿貿然大規模地發掘,也不看看風水,蔔個吉兇。”
(1).目眩貌。《禮記·檀弓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 鄭玄 注:“貿貿,目不明之貌。”
(2).引申為不明方向或目的。《宋史·道學傳一·程颢》:“無真儒,則貿貿焉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滅矣。”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兵智·沉希儀》:“至期鳴號,則諸兵立集聽令。令曰:‘出某門。’旗頭即引諸軍貿貿行。問旗頭,旗頭官不知。”
(3).昏庸糊塗。《剪燈馀話·泰山禦史傳》:“庸庸俗士,貿貿迂儒,生前誤玷于清流,巧于諛墓,死後謬馳于雅望,善于得名。” 清 錢謙益 《工部右侍郎贈尚書程公傳》:“當是時,人主深居,貂璫四出,大臣環私植黨,舉朝貿貿然,如行雺霧中。”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杜甫嗜酒終身》:“無論是前一 李觀 ,或後一 李觀 ,都不至于這樣糊塗,連 唐玄宗 死在 杜甫 之前都貿貿然無所知。”
(4).孜孜以求。貿,通“ 牟 ”。 唐 皮日休 《獨行》:“故道不加於世,業鮮異於衆。則其人貿貿於祿利,蚩蚩於朝廷,望天下之治,不啻於淳古也,難矣哉!”
“貿貿”是一個多義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解釋:
基本含義
引申與擴展含義
詞源與演變
該詞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常見于古文,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書面表達,需注意避免望文生義。如需更完整釋義,可參考《禮記》《說文解字》等經典文獻或權威辭書。
《貿貿》是一個名詞,表示買賣、貿易等含義。在漢語中,這個詞常常用來描述商業活動和交易過程。
《貿貿》這個詞的部首是貝字旁,拼音是貝,表示與貝殼相關的含義。它的總筆畫數為11畫。
《貿貿》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其最早的形态是“貿”,是由麥字旁和貝字旁組成。麥字旁表示與糧食有關的含義,而貝字旁則表示與貝殼有關的含義。這個字形象地表示了以糧食和貝殼作為商品進行交易的情景。
《貿貿》這個詞在繁體中的寫法為「貿貿」。
古代漢字中,「貿」字的寫法沒有包含右側的貝字旁,而是由「貝」字和一個與「虍」形狀類似的圖形組成。這個字形則表示了以貝殼和猛虎皮毛等野生動物為商品進行貿易的情景。
1. 他一直從事國際貿貿易工作。
2. 這個城市以其繁榮的貿貿易而聞名。
3. 他的生意越來越好,他在貿貿界地位也越來越高。
1. 貿易
2. 貿易戰
3. 貿易額
4. 貿易部門
5. 貿易夥伴
1. 交易
2. 販賣
3. 商業
4. 買賣
5. 營業
1. 自足
2. 封閉
3. 停滞
4. 關閉
5. 隔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