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蘇丹港的意思、蘇丹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蘇丹港的解釋

蘇丹唯一港市。人口207萬(1983年)。深水良港,全國進出口貨物絕大部分經此。有煉油、船舶修理、電力等工業。附近盛産池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蘇丹港是蘇丹共和國重要的國際貿易港口,位于紅海西岸中部,北緯19°37′、東經37°13′。該港口始建于1906年,最初作為蘇丹棉花出口的專用碼頭,現已成為該國唯一深水海港,承擔全國90%以上的進出口貨物運輸。

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看,“蘇丹港”包含兩層核心含義:

  1. 地理實體指代:專有名詞特指紅海沿岸的港口城市,其名稱源于阿拉伯語「بورت سودان」(Būr Sūdān),字面意為“蘇丹之港”。《世界地名譯名詞典》将其定義為“東北非重要航運樞紐,連接歐亞非三大洲海運航線的戰略要沖”。

  2. 社會經濟功能:在《海洋地理大辭典》中被描述為“兼具現代化集裝箱碼頭、石油管道終端和漁業基地功能的綜合型港口”,擁有18個泊位和24米深水航道,年吞吐量超過2000萬噸。其核心設施包括:

    • 原油出口專用碼頭(日處理量達45萬桶)
    • 中國援建的蘇丹港新集裝箱碼頭(2018年啟用)
    • 連接喀土穆的輸油管道系統

語言學角度分析,“港”字在《漢語大詞典》中釋義為“江河海岸停泊船隻的處所”,而“蘇丹”作為國名限定詞,明确其國家屬性與主權歸屬。該複合詞符合漢語地名構詞法中“專名+通名”的結構規則。

網絡擴展解釋

蘇丹港(Port Sudan)是蘇丹共和國唯一的深水海港,也是紅海省省會,具有重要的戰略和經濟地位。以下是關于該詞的詳細解釋:

一、地理位置與概況

蘇丹港位于紅海西岸,地處北緯19°37′、東經37°13′,背靠丘陵,擁有廣闊的腹地。該港始建于1906-1909年,由英國殖民者建造,以取代因珊瑚礁擴張而廢棄的薩瓦金港。根據不同數據來源,其人口在1983年為20.7萬,近年可能增長至約47.5萬,成為蘇丹第二大城市。

二、經濟與工業作用

  1. 貿易樞紐
    蘇丹港承擔全國90%以上的進出口任務,包括棉花、阿拉伯樹膠、芝麻、花生和畜産品等出口,以及工業品和日用雜貨的進口。
  2. 工業基礎
    港口周邊有煉油廠(年加工能力120萬噸)、船舶修理廠、電力設施和食品加工等工業。附近還盛産池鹽,可滿足國内需求。

三、交通與戰略地位

四、氣候與城市特點

當地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季氣溫常達40-50℃,城市建築多采用海礁石建造,保留傳統的大頭屋頂風格,房屋面海而建以應對炎熱氣候。

蘇丹港不僅是蘇丹的經濟命脈,也是連接非洲東北部與全球海運的關鍵節點。不同資料來源存在人口、年份等細節差異,需結合權威文獻進一步驗證。

别人正在浏覽...

白茅香百辛榜帖璧合珠連鉢吒出潔出塢錯立族談呆呆呆點編地瓜東馳西擊洞房東向而望,不見西牆獨冠對問獨來獨往獨無訛繃恩情感疢宮臣海航鶴和穢雜戒石結陣脊封旌車經濟衰退棘正絶滅跨鳳乘鸾贶遺誇玩龍蟄蠖屈落保磨盤兩圓木心石腹叛衍破零三亂悄蒨親獻秋清任寄人數伸意蛇蛭束水嗽月速戾讨說痛快淋漓卍字巾偎乾就濕閑生峽灣細讀鼷鼲心煩技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