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獻的意思、親獻的詳細解釋
親獻的解釋
指帝王親自進獻。《宋史·禮志四》:“有司言:‘《開元》、《開寳》二禮,五帝無親獻儀……’而帝欲盡恭於祀事,五方帝位并親獻焉。”《續資治通鑒·宋仁宗皇祐二年》:“詔書所定親獻之禮,周于五天帝。神州,比圜丘之位,陟降為勞,請命官分獻。”
詞語分解
- 親的解釋 親 (親) ī 有血統或夫妻關系的:親屬。親人。親緣。雙親(父母)。親眷。 婚姻:親事。 因婚姻聯成的關系:親戚。親故。親鄰。親朋。 稱呼同一地方的人:鄉親。 本身,自己的:親睹。親聆。親筆。 感情好
- 獻的解釋 獻 (獻) à 恭敬莊嚴地送給:奉獻。貢獻。捐獻。獻身。獻禮。借花獻佛。 表現出來:獻技。獻藝。獻媚。獻丑。 古代指賢者,特指熟悉掌故的人:文獻。 筆畫數:; 部首:犬;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親獻”是一個相對古雅且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親自呈獻、奉上,尤指在莊重或正式的場合(如祭祀、朝見、敬奉等)由當事人本人執行獻禮的行為。它強調行為的直接性、鄭重性與參與者的身份重要性。
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并附權威參考來源:
一、字義分解與組合義
-
親(親):
- 本義:關系近,感情好(《說文解字》:親,至也)。引申為親自、親身。《漢語大詞典》釋義“親”有“躬親;親自”的義項(卷10,頁 121)。
- 來源參考:《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年)
-
獻(獻):
- 本義:獻祭,奉上祭品(《說文解字》:獻,宗廟犬名羹獻。犬肥者以獻之)。引申為恭敬地送上、進獻。《漢語大詞典》釋義“獻”有“奉;進”的義項(卷7,頁 32)。
- 來源參考:《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年)
-
親獻:
- 組合義:“親”修飾“獻”,即親自進行獻禮、奉上的行為。強調不是由他人代勞,而是由與儀式或場合關系最密切、地位最尊崇者(如君主、主祭者)本人執行獻禮的環節。
二、具體語境與用法
“親獻”一詞主要用于描述古代禮儀制度或莊重場合:
-
祭祀禮儀:指主祭者(如天子、諸侯、宗子)親自向神靈或祖先奉上祭品(酒、食、玉帛等)。這是最核心的用法。
- 例證:《禮記·祭統》:“夫祭有三重焉:獻之屬莫重于祼,聲莫重于升歌,舞莫重于《武宿夜》。此周道也。” 鄭玄注:“祼,謂以圭瓒酌郁鬯,始獻屍也。天子諸侯之祭禮,先有祼屍之事。” 其中“獻”即包含“親獻”之意,天子需親自行祼禮(獻香酒)。
- 來源參考:《禮記正義》(鄭玄注,孔穎達疏,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本)
-
朝觐貢獻:指諸侯或使臣親自向天子或宗主國進獻貢品。
- 例證:雖古籍中直接使用“親獻”一詞較少,但“親”與“獻”在描述朝貢時常連用或同義表述。如《周禮·秋官·大行人》記載諸侯朝見天子的禮儀中,有“廟中将币三享”的環節,即包含諸侯親自獻上禮物的過程。
- 來源參考:《周禮注疏》(鄭玄注,賈公彥疏,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本)
-
敬奉尊長:在極莊重的場合,向尊長(如父母、師長)親自奉上物品(如酒食、珍貴之物),以示至誠敬意。
三、與現代漢語的關系
“親獻”在現代漢語日常交流中已極少使用,屬于古語詞或書面雅語。其含義在現代更常用“親自獻上”、“親自呈獻”、“親奉”等短語來表達。然而,在以下領域可能仍會涉及或需要理解該詞:
- 曆史研究:研究古代禮制、祭祀、朝貢制度時。
- 古籍閱讀與注釋:閱讀先秦兩漢典籍時。
- 傳統儀式或仿古活動:在複原或展示古代禮儀(如祭孔、祭黃帝陵)時,可能會使用或提及該詞。
- 文學創作(尤其是曆史題材):為營造曆史氛圍或表達莊重感時可能選用。
四、權威辭書收錄情況
- 《漢語大詞典》:作為最權威的大型漢語語文詞典,收錄了“親”和“獻”的豐富義項,雖然未直接列出“親獻”詞條,但其對“親”和“獻”的釋義完全支持“親自獻上”的組合含義。其釋義是理解“親獻”的基礎。
- 《辭源》:側重于古漢語詞彙溯源,在“獻”字條下詳細解釋了其在禮儀中的用法(如獻爵、獻帛),結合“親”的“躬親”義,同樣指向“親獻”的含義。
- 《古代漢語詞典》:對“獻”的“進獻、奉獻”義項有明确解釋,并常引古代禮儀文獻例句,有助于理解“親獻”的語境。
總結
“親獻”意指親自進行獻禮或奉上,是一個帶有濃厚古漢語色彩和禮儀性質的詞彙。它主要用于描述古代祭祀、朝觐等莊重場合中,由身份尊貴者本人執行向神靈、祖先、天子或尊長恭敬呈獻物品的核心禮儀行為。其核心在于強調行為的直接性(親自)與莊重性(獻)。在現代漢語中雖已罕用,但在理解古籍、研究曆史文化和特定儀式場合中仍有重要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
“親獻”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1.廣義解釋:親自奉獻
- 基本含義:指個人主動、自願地将某物獻出,強調奉獻行為的無私性。例如:在重要場合自願獻禮或表達敬意。
- 使用場景:多用于形容主動奉獻的行為,如向長輩、社會或公益事業獻出財物、時間等。的例句中提到“為母親獻上康乃馨”,即體現了這種日常化的用法。
2.狹義解釋:帝王親自進獻
- 曆史語境:特指古代帝王在祭祀、禮儀活動中親自獻祭的行為,具有莊重性和儀式性。例如《宋史·禮志四》記載帝王在祭祀五方帝時“親獻”。
- 文獻依據:這一用法多見于史書和禮制記載,如《續資治通鑒》提到宋仁宗時期的“親獻之禮”。
- 現代語境:更偏向廣義的主動奉獻,適用于普通人的無私行為。
- 古代/文獻語境:專指帝王的儀式性獻祭,需結合具體曆史背景理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宋史》等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查字典、HttpCN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百衲琴白琁襃豔表皮避仇采斲道糧殿上虎杜威峨峨放失方位詞傅粉郎浮花浪蘂勾繪關格貴珰歸還過處函蓋寒冷號噭合語滑律懽慰狐唱枭和獲夷交羣矜争就罄倦苦況兼癞蝦蟆買補毛毛匠馬如流水門垣棉籽油缪亂末號寞寂謀首骈聳平治天下千古名其樂無窮,其樂不窮泉塗柔懦設重誓日指天瘦狀數碼相機說解素旗癱緩特種工藝網壇委杖五禽戲忤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