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誦咒的意思、誦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誦咒的解釋

亦作“ 誦呪 ”。1.念咒語。《關尹子·七釜》:“有誦咒者,有事神者。”《宋史·禮志五》:“人持柳枝霑水散灑,晝夜環繞,誦呪曰:‘蜥蜴蜥蜴,興雲吐霧,雨令滂沱,令汝歸去!’雨足。”

(2).誦經,念經。 唐 李白 《僧伽歌》:“問言誦咒幾千徧,口道 恒河 沙復沙。” 清 沉曰霖 《晉人麈·刻陰骘文得中式》:“﹝ 金見星 ﹞生平崇奉陰隲文,晨起盥漱畢即莊誦一過,如釋氏誦咒者然。” 範文瀾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密教修行,自誦咒以至供養、設壇等種種儀式都有一定規範,不得任意妄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誦咒”是一個多義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念咒語
    指通過特定的語言或音節進行宗教或神秘儀式中的咒語念誦。例如道教、佛教中的法事活動常伴有誦咒行為,用以祈福、驅邪或達成特定目的。
    例:《關尹子·七釜》提到“有誦咒者,有事神者”,說明誦咒與祭祀活動的關聯。

  2. 誦經、念經
    在佛教中,“誦咒”也指反複誦讀經文,如《陰骘文》等,以此積累功德或修持心性。唐代李白《僧伽歌》中“問言誦咒幾千徧”即描述僧人誦經的場景。

二、宗教與文學中的表現

三、注意事項

“誦咒”既是宗教儀軌的一部分,也是文學中的常見意象,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指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誦咒

誦咒是指念誦特定的語言或文字,以達到某種目的的一種行為。它可以是宗教儀式中的一環,也可以是符咒、咒語等的背誦。誦咒常常被用于祈求保佑、驅邪、增加力量等目的。

拆分部首和筆畫

《誦咒》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讠”(讀作“言”,表示與言語有關),右邊是“告”(讀作“告”,表示向人傳達信息)。誦咒的總筆畫為14畫。

來源

《誦咒》一詞最早出現在漢代的《莊子·秋水》中,原句為:“人之才足以喻言,而不能誦咒。”後來,《誦咒》逐漸演變成一個專指念誦特定語言或文字的詞語。

繁體

《誦咒》的繁體字為「誦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誦咒」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許變化。例如,在《說文解字》中,「誦咒」的寫法為「誦呪」。

例句

1. 他們在神社中誦咒,希望得到保佑。

2. 女巫誦咒後,房間裡突然出現了一陣怪異的氣氛。

3. 他從古籍中學習到了一些古老的咒語和誦咒法。

組詞

誦經、誦讀、誦念、詠誦、朗誦

近義詞

念咒、背誦、默念、呼喊

反義詞

沉默、無聲、安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