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觸突的意思、觸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觸突的解釋

(1).冒犯。 晉 袁宏 《後漢紀·桓帝紀下》:“殘酷之吏不顧無辜之害,欲使聖朝必加罰於臣宗,是以不敢觸突天威,而自竄山林。” 元 柯丹丘 《荊钗記·責婢》:“小梅香,待回言,恐觸突了使長。”《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媽媽也幾遍教女兒打發 李甲 出院,見女兒不統口,又幾遍将言語觸突 李公子 ,要激怒他起身。”

(2).突擊;抵突;沖撞。《後漢書·西羌傳》:“其兵長在山谷,短於平地,不能持久,而果於觸突,以戰死為吉利,病終為不祥。”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哮闞之獸,張牙奮鬣,志在觸突,猛氣不慴。” 宋 趙叔向 《肯綮錄·俚俗字義》:“觸突人曰揨觸。” 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三七:“凡栽樹訖,皆不用手捉,及六畜觸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觸突”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兩層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冒犯
    指言語或行為沖撞、得罪他人。例如:

    • 晉代袁宏《後漢紀》提到“不敢觸突天威”,指因畏懼而不敢冒犯權威。
    • 明代《警世通言》中描述“言語觸突李公子”,即用言辭冒犯對方。
  2. 突擊、沖撞
    多用于描述物理上的猛烈撞擊或軍事行動中的突襲。例如:

    • 《後漢書·西羌傳》記載羌人“果於觸突”,形容其作戰時勇猛沖撞。
    • 三國曹植《七啟》中“志在觸突”,指野獸張牙舞爪意圖沖撞。

二、字義分解

三、用法與語境

四、相關詞語

近義詞:沖撞、冒犯、頂撞
反義詞:順從、避讓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後漢書》《警世通言》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觸突的意思

觸突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因為某種原因,人或物體在空間中的接觸或碰觸突然發生。

拆分部首

觸突由兩個部首組成,觸為手部,突為穴部。

筆畫

觸的筆畫數為4畫,突的筆畫數為8畫。

來源

《觸突》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秋水》篇中,描述了一隻孔雀在飛行過程中因突向天空而被風力所觸,使得它的羽毛散落的情景。

繁體

繁體字觸突保留了簡體字的形狀和意思,隻是書寫風格略有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觸突兩個字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隻是一些筆畫的書寫方式有所差異。

例句

1. 張先生走路不小心觸突了桌子,不小心打翻了水杯。
2. 他在打電話的時候觸突到了耳朵,導緻通話中斷。
3. 電影中的驚險場面讓人觸突到緊張和刺激。

組詞

觸及、觸動、觸覺、突出、突破、突然

近義詞

碰觸、接觸、沖撞、沖突

反義詞

遠離、躲避、回避、不接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