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reign guest;foreign visitor] 外國賓客
外國來的賓客。 唐 元稹 《何滿子歌·張湖南座為唐有熊作》:“古者諸侯饗外賓,《鹿鳴》三奏陳圭瓚。何如 有熊 一曲終,牙籌記令紅螺盌。”《生活周刊》1987.6.21:“有人告訴我,現在有的司機,第一要挑有外币兌換券的外賓、華僑。”
“外賓”是漢語中對外國賓客的統稱,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特點:
“外賓”由“外”(外國)和“賓”(賓客)組成,字面意為“外國來的客人”。現代漢語中特指來自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訪客,常見于國際會議、外交活動、文化交流等正式場合。
如需了解更詳細的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參考《漢語詞典》或外交部相關禮儀手冊。
外賓是指外國的賓客。"外"代表的是與中國國境相隔的國家或地區;而"賓"則是指來自其他地方的貴賓。因此,外賓指的是來自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客人。
根據《康熙字典》,外賓的部首是"宀",讀音是/wài/,拼音wai4。根據康熙字典的統計,外賓的總筆畫數為11畫。
外賓一詞來源于中國的漢語,在漢字中寫作“外賓”,繁體字中的“賓”與簡體字的“賓”相同,表示貴賓的意義。
在古代漢字中,"賓"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在《說文解字》中記載的引申義是"來自外地的人", 使用的是"賓"的古體寫法。
1. 歡迎各位外賓來到我們的國家參觀訪問。
2. 在重要的國際會議上,外賓們共同讨論了全球氣候問題。
3. 我們需要給外賓提供優質的服務,以展示我們國家的熱情好客。
1. 外國:指的是與中國相隔國境的國家。
2. 客人:指的是來訪的訪客或賓客。
3. 觀光:指遊覽名勝、參觀風景的活動。
外賓的近義詞可以是外國客人、外籍貴賓。
外賓的反義詞可以是本國人、本地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