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齎宣的意思、齎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齎宣的解釋

謂持诏宣布君命。 宋 蘇舜欽 《乞發兵用銀牌狀》:“臣竊見方今外郡兵馬,隻是三班使臣齎宣起發,而無銀符之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齎宣(jī xuān)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文言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本義及文獻用例三個層面進行解析:

一、字源與本義

  1. 構字解析

    • 齎(jī):形聲字,從「貝」,「齊」聲。本義指攜帶財物(《說文解字·貝部》:「齎,持遺也」),引申為持送、傳遞。
    • 宣:指宣布、傳達命令。

      二字組合為動賓結構,字面意為持诏宣布,特指古代傳遞帝王诏令的行為。

  2. 核心詞義

    指官員奉诏命至地方宣告政令,強調官方文書的正規傳遞過程。如《周禮·春官·禦史》鄭玄注:「齎宣,謂以诏書宣布四方」。

二、文獻典例

  1. 政令傳遞

    《資治通鑒·唐紀》載:「遣使齎宣恩旨,慰撫邊州」,指使者持诏書至邊疆宣達皇帝旨意。

  2. 禮儀性質

    宋代官制中,凡重大冊封需由使臣「齎宣冊寶」(持诏書與印玺)至受封者府邸,見于《宋史·職官志》。

三、引申與關聯

文獻依據:

  1.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注「齎」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 《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五(中華書局點校本)
  3. 《宋史·職官志三》(中華書局,1977)
  4. 王力《古代漢語字典》(商務印書館,2014)
  5. 郭錫良《漢語史論集》(商務印書館,2005)

網絡擴展解釋

“齎宣”是古代漢語詞彙,現多寫作“赍宣”(“齎”為“赍”的繁體字)。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1. 字義拆分

    • 赍(jī):本義為攜帶、持送,引申為傳遞官方文書或賞賜物品。
    • 宣:指宣布、傳達,特指帝王诏令的公開宣告。
  2. 綜合釋義 指持诏書宣布君主命令的行為,常見于古代使臣執行任務。例如宋代使者持皇帝诏令調發外郡兵馬時,稱為“齎宣起發”(見引蘇舜欽文)。

  3. 曆史用例

    • 多用于官方文書傳遞場景,如調兵、頒布政令等。
    • 宋代文獻記載,此類任務早期僅用“宣”(文書)而不用兵符,後逐漸完善制度(如補充銀符)。
  4. 相關概念 與“宣谕”“傳诏”等詞類似,但更強調“攜帶文書”與“口頭宣告”的結合動作。

提示:該詞屬曆史詞彙,現代漢語已罕用,多見于古籍或曆史研究。若需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宋史·職官志》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白漠百姓並耕尺土擔子等忽兒鼎食鳴鐘短笻二十四詩品芳流浮根工作證桂林一枝過付顧盼自雄還忌毫素鶴散腳婆解秩叽哩咕噜金函濟人利物課法老班子老妪能解棱光遼繞陵廟靈蠵羅騎滿江紅(怒發沖冠)慢罵駡辱描手男排逆辭佩離辟治前聯凄曼榷酒征茶閃過砂石深仁厚澤樹類私田私羨司正榻床天鈎外域晚生卧雪誣谄武侯吟仙公銜歡枵腹終朝謝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