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送别去者。《莊子·山木》:“萃乎芒乎,其送往而迎來。”參見“ 送往迎來 ”。
(2).祭送死者。《禮記·祭義》:“樂以迎來,哀以送往。” 鄭玄 注:“送去而哀,哀其享否不可知也。”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五》:“克申送往之哀,宜展事居之禮。”參見“ 送往事居 ”。
“送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使用場景不同可分為以下兩類:
送别離開的人
指将人或物送至指定地點,常見于日常送行或事務性場景。例如:“燒燙傷患者需立即送往醫院”。這一用法在現代漢語中擴展至物流、醫療等領域的運輸行為。
祭奠死者
古代文獻中特指對逝者的哀悼與送别,如《禮記·祭義》提到“哀以送往”,鄭玄注解為“哀其享否不可知也”。唐代韓愈的《順宗實錄》中也有類似用法。
以上内容綜合了詞典釋義、古籍例證及現代用例。
送往是一個動詞短語,意為将人或物品送往某個地方。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從其拆解出的部首和筆畫來推測。它的部首是辶(辵),表示走的意思,而它的筆畫數為10,意味着它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字形。
送往在繁體中寫作「送往」,字形與簡體相同,隻是書寫方式上略有差異。
在古代,送往的字形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然而,由于篇幅限制,我們不能詳細探讨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
1. 我将這封信送往郵局寄出。
2. 他把鮮花送往了她的家裡。
3. 這輛貨車将貨物送往了目的地。
送往的相關詞彙有:送走、送來、送出、送達。
送往的近義詞有:傳遞、轉運、運送。
送往的反義詞可以是接收、留下、終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