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朝飨的意思、朝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朝飨的解釋

(1).見“ 朝享 ”。

(2).朝會宴饗。 晉 葛洪 《抱樸子·省煩》:“朝饗賓主之儀,祭奠殯葬之變,郊祀禘祫之法,社稷山川之禮,皆可減省,務令約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朝飨(拼音:cháo xiǎng)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的複合詞,主要含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1. 古代宗廟祭祀禮儀

    指古代帝王或貴族在宗廟中舉行的隆重祭獻儀式,尤指清晨用酒食供奉祖先的典禮。《漢語大詞典》明确釋義為“古代天子、諸侯祭祀宗廟的儀式”。此義項源自“朝”(清晨)與“飨”(以酒食獻祭)的結合,強調祭祀的莊重性與時間性。

  2. 字義分解

    • 朝(cháo):本義為清晨,引申為朝拜、朝見。
    • 飨(xiǎng):本義為以酒食款待,特指祭祀中向神靈或祖先獻祭。

      二字組合後,專指在清晨舉行的祭祀獻享活動。


二、曆史制度中的具體應用

  1. 禮制規範

    據《周禮》《儀禮》記載,“朝飨”屬“吉禮”範疇,需依嚴格儀程進行,包括陳設祭品、奏樂、誦祝文等環節,體現“敬天法祖”的傳統倫理。

  2. 政治象征意義

    作為國家禮制的一部分,朝飨儀式兼具強化宗法秩序與彰顯統治合法性的功能,常見于新君即位、歲首大典等重大場合。


三、現代語境的使用

現代漢語中,“朝飨”已非常用詞,僅見于曆史文獻研究、古典文學解讀或傳統禮儀複原場景。《現代漢語詞典》标注其為“古語詞”,需結合具體文本理解。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卷8頁108。
  2.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頁1426。
  3.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6年,頁195。

(注:因該詞屬專業古語詞彙,權威釋義主要引自經典辭書,故未提供網絡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朝飨”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同“朝享”
    指古代天子在宗廟舉行的祭祀活動,屬于國家重要禮儀。例如《周禮》中提到“追享、朝享”的祭祀流程,宋代文獻也記載景靈宮祭祀稱“朝獻”,太廟祭祀稱“朝飨”。

  2. 朝會宴飨
    指朝廷舉辦的宴會或禮儀性宴請,常見于君臣、賓客之間的正式場合。如晉代葛洪《抱樸子》提到“朝饗賓主之儀”,說明此類宴會的規範性。


二、文獻例證


三、讀音與辨析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判斷詞義,權威典籍如《周禮》《詩經》等可優先參考。

别人正在浏覽...

笨牛賓王步蟾不與草偃風行钗朵差論柽子赤衛軍弛卸沖達醇酒婦人玳梁雕斵抵敵地郊堤障鬥叟法瑪放習風流博浪負圖枸檵黑闆紅妝花簇簇慧辨駕禍軍台礦丁陵署六見漫壑美國面無人色迷蝶喃喃低語女君女郎攀車卧轍片頭慶慰栖讬球蛋白喪明之痛深層勝兵飾非遂過實丕丕濕透手袂投荒退居外憂文海五袴手骛逐先夫綫裝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