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村豎的意思、村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村豎的解釋

村童。指粗俗的年輕人。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怪村豎那得作此語,凝思欲問,則笠影出沒杉檜間,已距半裡許矣。”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四章:“餘聆其言,心念彼女慧甚,無村豎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村豎"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出現在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中。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指鄉村少年或鄉下小子,通常帶有輕視、鄙夷的意味,強調其出身卑微、見識淺薄或舉止粗野。

字義拆解:

二、語義特征與用法

  1. 貶義色彩:多用于形容缺乏教養、愚昧無知的鄉下人。

    例:《聊齋志異·促織》中“村中少年好事者”的“少年”即隱含類似意味。

  2. 社會階層暗示:反映古代士大夫階層對底層民衆的輕視。
  3. 語境適配:常見于古典小說、筆記中刻畫人物形象,如《儒林外史》對鄉民角色的描寫。

三、權威文獻例證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收錄該詞條,釋義為:“村童;鄉下小子。”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注解:“豎,僮仆;村豎謂鄉野鄙陋之人。”

四、近義與關聯詞彙

五、現代使用建議

當代語境中已極少使用,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選用“鄉下人”“粗鄙之人”等現代詞彙,避免歧義。研究古典文學或曆史文獻時需注意其貶義背景。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商務印書館, 2012.
  2. 古代漢語詞典編纂組. 《古代漢語詞典》. 中華書局, 2014.

網絡擴展解釋

“村豎”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ūn shù,其基本含義指粗俗的年輕人,帶有貶義色彩。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 村:原指村莊,引申為粗鄙、土氣;
    • 豎:本義為直立,古代也用于蔑稱年輕人(如“豎子”)。
      組合後,“村豎”強調年輕人缺乏教養或舉止粗俗,常見于古典文獻中。
  2. 文獻用例

    • 清代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提到:“怪村豎那得作此語”,形容對方言行粗鄙;
    • 蘇曼殊《斷鴻零雁記》中“無村豎态”則通過否定形式,反襯人物聰慧文雅。
  3. 常見誤解
    部分網絡解釋(如)誤将其釋為“出類拔萃的人”,實為混淆了“豎”的引申義。該詞實際為貶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4.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村夫、豎子、粗人;
    • 反義詞:雅士、才俊、文士。

注意: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或特定方言語境。如需更多例句或組詞,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保義伯者潮悶扯淡瞠愕稱驗車枕從祖叔母獃子打鳴兒鬥諜兜拕芳黃放馬後炮放懈粉團感疢歌壇狗耳草閨阃海嘯山崩寒氈河漢女徦爾嬌慣機耕隊旌忠極左居宿可痛克終口食米理比六冕買求昧旦牧羊人拿糖作醋内裡内羞盆盎霹靂大仙悂缪破案青風清省三角戀愛傷言紮語詩博士屎橛絲緍掏包怗然歪辣骨下訪鮮好險束峽紙邪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