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e off the old and welcome the new] 同“送舊迎新”。與舊有的分别迎接新來的(朋友、年節等)
吏或居官數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錯道路。——《漢書·王嘉傳》
寒冷耿耿漏遲遲,送故迎新了不欺。——宋· 除铉《除夜》
亦作“ 送舊迎新 ”。1.指送舊官,迎新官。《漢書·王嘉傳》:“吏或居官數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錯道路。”《魏書·高祖紀上》:“牧守無恤民之心,競為聚歛,送故迎新,相屬於路。” 宋 楊萬裡 《宿城外張氏莊早起入城》詩:“眠雲跂石十餘年,回首抛官一瞬間;送舊迎新也辛苦,一番辛苦兩年閒。”
(2).指送舊歲,迎新年。 宋 徐铉 《除夜》詩:“寒燈耿耿漏遲遲,送故迎新了不欺。” ********* 《新紀6*元》:“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送舊迎新。”
(3).指娼妓送迎嫖客。 元 楊顯之 《酷寒亭》第一折:“戀着那送舊迎新潑弟子,全不想生男育女舊嬌娃。”《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若要我倚門獻笑,送舊迎新,寧甘一死,決不情願。”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中:“朝為 秦 雨,暮為 楚 雲,送舊迎新,此 章臺 之恆事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送故迎新漢語 快速查詢。
“送故迎新”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sòng gù yíng xīn,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原指官吏交接
舊時指歡送卸任的官員,迎接新上任的官員。這一用法源于漢代官吏任免制度,中央集權下官員由中央統一調任,因此産生新舊官員交接的禮儀。
例句:
《漢書·王嘉傳》:“吏或居官數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錯道路。”
引申為新舊交替
後泛指送走舊事物、舊階段,迎接新事物、新開始,常用于節日(如春節)或人事變動等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原始文獻或不同語境下的用法,可參考《漢書》相關記載,或查閱權威詞典。
送故迎新是一個成語,意為告别過去,迎接新的開始。它的拆分部首是辶和辶,辶表示走動,辶表示前進。這個成語一共有5個筆畫。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尚書·周書·司馬》中的“送故迎新,所以慶功狩”,原意是指送别故人,迎接新人,用來慶祝豐收的喜事。另外,送故迎新在繁體中的寫法是「送故迎新」。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送故迎新」的寫法也多有變化,常見的一種寫法是「送故迎新」。其中,故字的古時候寫法是「敂」,迎字的古時候寫法是「迳」,新字的古時候寫法是「斤」。
一些例句中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例如:
與送故迎新相關的一些組詞有:歡迎、告别、拜年、迎接等。與其近義詞類似的詞有:送别、迎新、慶祝。與其反義詞相反的詞有:懷舊、留戀、哀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