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橫越;橫度。《史記·留侯世家》:“鴻鵠高飛,一舉千裡。羽翮已就,橫絶四海。” 唐 李白 《蜀道難》詩:“西當 太白 有鳥道,可以橫絶 峨眉 巔。” 清 姚瑩 《桐城麻溪姚氏登科記》:“ 黃河 之流,橫絶 中國 者,非一勺之源。”
(2).超絕,超出。 明 李東陽 《送蕭履庵詩序》:“時 履庵 尚未第,其清詞妙翰,橫絶時輩。” 清 曹寅 《送亮生遊閩》詩之一:“橫絶文林世不知,誰供五木解嘲詩。”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中國地質略論》:“故若 英 若 美 ,均假僵死植物之靈,以橫絶一世。”
“橫絕”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兩層核心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提示:理解時需結合上下文,區分字面與引申義。如需更詳細例證,可參考《史記》《蜀道難》等原文。
橫絕的意思指的是橫亘在前面,阻斷了行進的道路,形容阻礙或障礙無法通過。
拆分部首和筆畫:
橫(一、二、丨、凵)
絕(纟、卩、一、亅)
來源:
橫絕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老子》典籍中,形容某種狀态或情形阻礙到了極點,無法繼續。
繁體:
橫絕
古時候漢字寫法:
橫絕在古代寫法中為「橫絕」,橫采用了木字旁,橫在上方,絕采用了纟字旁,絕在下方。
例句:
1. 路上的大雪橫絕了前進的道路。
2. 這道難題對于我來說幾乎是橫絕的。
組詞:
1. 橫行:指無法受到阻礙地行動或行動嚣張跋扈。
2. 縱橫:指處于上下、左右或時間、空間等不同的領域,熟練自如地活動。
3. 橫掃:指強而有力地掃除或消滅,一舉擊敗。
近義詞:
攔截、堵塞、封閉、隔絕、中斷
反義詞:
暢通、順利、通暢、無礙、開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