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俟命的意思、俟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俟命的解釋

(1).聽天由命。《禮記·中庸》:“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 鄭玄 注:“俟命,聽天任命也。” 宋 劉炎 《迩言》:“嗟夫,人在塵籠不順性命與安時俟命者,何獨不然?”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太和篇》:“是以君子安生安死,于氣之屈伸無所施其作為,俟命而已矣。”

(2).等待命令。 宋 葉適 《運使直閣郎中王公墓志銘》:“或謂 吳氏 世扞 蜀 ,故名 吳家軍 ,當暫置其子弟以俟命,不然變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俟命”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俟命”由“俟”(等待)和“命”(命運、命令)組成,核心含義為等待命運安排或聽從命令。具體分為兩種解釋:

  1. 聽天由命:強調對命運的順從,認為人應安于現狀,不強行改變既定安排。如《禮記·中庸》提到“君子居易以俟命”,即君子安于平易的地位以順應天命。
  2. 等待命令:指行動前需遵循上級指示,如宋代葉適記載的“暫置其子弟以俟命”。

二、文化背景 該詞體現了儒家思想中的天命觀,主張在個人努力的同時尊重客觀規律。例如《孟子·盡心下》提到“行法以俟命”,強調遵循法度并接受命運安排。

三、用法示例

四、近義與反義

“俟命”既包含對命運的哲學思考,也涉及具體行為準則,需根據語境判斷具體指向。其核心精神在于平衡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常見于古典文獻與成語用法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俟命

俟命(sì mìng)是一個常見的成語,意為等待命令或待命。它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俟”和“命”。

拆分部首和筆畫

“俟”的部首是亻(人),共計6畫。而“命”的部首是口(口),共計5畫。

來源

“俟命”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原意是指等待國君的命令。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成等待命令、待命的意思。

繁體

在繁體字中,“俟命”被寫作「俟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俟”字的舊體寫法是「仿」,而“命”字的舊體寫法是「令」。

例句

1. 他一直俟命着,等待着上級的指示。

2. 士兵們整裝待發,隨時準備俟命出征。

組詞

等待、命令、待命

近義詞

等候、守候、候命

反義詞

自主、自行、自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