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無亦的意思、無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無亦的解釋

[be not] 同“不亦”。表示委婉的反問,可譯為“不是”、“豈是”

無亦猶是也夫。——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詳細解釋

不也。表示委婉的反問語氣。《左傳·成公十二年》:“ 子反 曰:‘如天之福,兩君相見,無亦唯是以一矢以相加遺,焉用樂?’”《國語·周語中》:“女今我王室之一二兄弟,以時相見,将和協典禮,以示民訓則,無亦擇其柔嘉……體解節折而共飲食之。” 韋昭 注:“無亦,不亦也。” 明 李東陽 《陸孝子詩序》:“且天下之語誶色忤,食稻衣錦者何限?不彼之責而責此,無亦自比於不孝,設淫辭而助之攻乎?”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局詐》:“丞曰:‘某新肄一曲,無亦願聞之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無亦”是一個文言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多個權威詞典中的解釋基本一緻,以下為綜合解析:

  1. 基本含義
    表示委婉的反問語氣,相當于“不亦”,可譯為“不是”“豈是”或“難道不”。例如明代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中的句子:“無亦猶是也夫”,意為“難道不也是這樣嗎”。

  2. 語法功能
    用于加強反問語氣,常見于古代文獻對話或論述中。如《左傳·成公十二年》中的例句:“無亦唯是以一矢以相加遺,焉用樂?”(意:難道不隻能用一箭相贈,何必奏樂?)

  3. 與現代用法的關聯
    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但可通過“不亦”類比理解,如成語“不亦樂乎”。

  4. 注意其他解釋
    有部分詞典(如查字典)提到“無亦”表示“沒有别的,僅此一個”,但此釋義與主流文獻用例不符,可能是對古語的誤讀或混淆。

建議在閱讀古文時,結合上下文判斷其反問語氣。若需更多例句分析,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無亦》的意思

《無亦》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沒有什麼不可以。它表達了無所不為、無所不能的意境。

拆分部首和筆畫

《無亦》的部首是一橫,總共有5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字

《無亦》的源自《莊子·内篇·逍遙遊》:“淩七善能遊,應機而動。日旰首于晏兮,無所止則死。”在這句話中,“無所止則死”表達了萬物無極限的精神,因此形成了《無亦》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無用「無」代替,亦用「亦」保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無亦》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盡管它的基本形狀保持不變,但是在個别筆畫和結構上可能有所差異。

例句

1. 他勇往直前,無亦可敵。

2. 這個奇迹無亦讓人震撼。

組詞

無邊、無限、無處、無畏

近義詞

無所不能、無所不為、無所不及

反義詞

有所不能、有所不為、有所不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