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四冥 ”。1.四海,四方之海。 三國 魏 阮籍 《答伏義書》:“四冥之深,幽鱗不能測其底。”《文選·張協<雜詩>之十》:“雲根臨八極,雨足灑四溟。” 李善 注:“四溟,四海也。” 唐 秦韬玉 《問古》詩:“深作四溟何浩渺,高為五嶽太峥嶸。”《宋史·樂志十一》:“四溟廣矣,八紘是紀。”
(2).指全國、天下。《宋書·孝武帝紀》:“ 周王 驥迹,實窮四溟。” 南朝 梁 江淹 《為蕭骠騎讓封第三表》:“車軌共文,四溟同宅。” 唐 施肩吾 《海邊遠望詩》:“扶桑枝邊紅皎皎,天雞一聲四溟曉。”
“四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字面解釋
“四”指四方,“溟”為古代對大海的稱呼,合稱“四溟”即“四海”或“四方之海”,形容水域的廣闊與壯麗。
引申含義
除指代海洋外,還可擴展為“全國”或“天下”,強調地域的遼闊與包容性。
形容水域
指代天下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出處,可參考《文選》《宋書》等古籍文獻。
《四溟》是一個指代四海的詞語,有時也用來表示廣闊無邊的意思。
《四溟》的拆分部首為“水”,總共有12個筆畫。
《四溟》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子衿》一篇中,“子衿之四溟兮,豈曰不如君子。”此句意思是指受過教育的人應該像四海一樣廣博胸懷。後來,《四溟》逐漸發展為一個指代四海的詞語。
《四溟》的繁體字為「四濳」。
在古時候,漢字《四溟》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使用的字形為「四冥」。
他的胸懷寬廣,如《四溟》般無邊無際。
組詞可以有:四海、溟濛、溟渤、四方溟海。
近義詞有:海闊天空、浩渺無垠。
反義詞有:狹小有限、山窮水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