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絲淚的意思、絲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絲淚的解釋

微細如絲之淚。《文選·鮑照<代君子有所思>詩》:“蟻壤漏山河,絲淚毀金骨。” 李善 注:“絲淚,淚之微者。” 唐 韋應物 《拟古詩》之十二:“年華逐絲淚,一落俱不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絲淚”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學色彩的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維度解析:

一、詞義解釋

“絲淚”指微細如絲的淚水,強調淚水的纖細、綿長或不易察覺。其中:

二、文學溯源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詩人鮑照的《代君子有所思》:

“蟻壤漏山河,絲淚毀金骨。”
李善注:“絲淚,淚之微者。”
此處以“絲淚”暗喻微小卻具破壞力的哀傷,與“蟻壤”形成類比,突顯細節對整體的侵蝕。

三、文學應用

  1. 唐代韋應物《拟古詩》:

    “年華逐絲淚,一落俱不收。”
    通過“絲淚”與“年華”的關聯,表現時光流逝中的綿長哀愁。

  2. 宋代納蘭性德詞作:

    “又将絲淚濕斜陽。”
    将淚水與夕陽結合,渲染凄美意境。

四、情感表達

“絲淚”多用于描繪隱忍的悲傷或細膩的哀婉,例如:

五、總結

“絲淚”以具象化的比喻承載抽象情感,常見于古典詩詞,現代文學中亦可作為修辭手法增強感染力。如需查看更多詩詞用例,可參考的完整古籍引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絲淚

《絲淚》是一個具有濃厚詩意的詞語,形容眼淚如同絲綢般細膩柔軟的流動。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絲”和“淚”。

拆分部首和筆畫

“絲”的拆分部首是“纟”,總共有6個筆畫;“淚”的拆分部首是“水”,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絲淚》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杜牧的《秋口夜行船中作》一詩中:“河為西下東流淚,山作東南北斷絲。”其中描寫了眼淚如絲綢般流淌的細膩之感。繁體字為「絲淚」。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絲淚》一詞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絲淚」。

例句

1. 她聽到了自己心碎的聲音,眼中流下了絲淚。

2. 風中飄舞的柳絮猶如天地間的絲淚。

3. 他隱約看到女兒眼中閃爍着晶瑩的絲淚。

組詞

絲綢、絲線、淚珠、淚痕。

近義詞

眼淚、淚水、淚珠。

反義詞

微笑、歡笑、笑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