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處僻陋。舊多指居于外邦。語本《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龐樹柏 《朱舜水祠落成征題敬賦》詩:“居陋自開新學派,待終猶保舊衣冠。”
“居陋”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jū lòu,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指居處環境簡陋或僻陋,既包含物質條件的匮乏(如住所破舊),也暗含地理位置偏遠或文化環境差異(如古代指居住在外邦)。
源自《論語·子罕》: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孔子認為,君子即便身處偏遠之地,也能以品德化解環境的“陋”,賦予其精神意義。
如龐樹柏《朱舜水祠落成征題敬賦》中“居陋自開新學派”,即借“居陋”凸顯人物在困境中的文化貢獻。
“居陋”不僅描述客觀環境的簡陋,更蘊含主觀精神對環境的超越,是漢語中體現逆境哲理的典型詞彙。
居陋,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住在簡陋、狹小的屋子裡。其拆分部首為 "屍" 和 "阝",其中 "屍" 是屬于人物部首,表示與人有關,而 "阝" 是屬于地名部首,表示與地方有關。
居陋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的寫法繁體字為 "居陋"。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字形較為繁複,沒有現代簡化的字形。例如,"居" 字的古代寫法為 "居",而 "陋" 字的古代寫法為 "陋"。
居陋這個詞在句子中的用法廣泛,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居住條件簡陋的居所。例如:
1. 他們居陋的茅草屋隻有幾平米,連基本的生活設施都沒有。
2. 在貧困山區,還有很多人居陋,過着簡單艱苦的生活。
居陋的"居"字可以和其他字組成一些相關的詞彙。例如:
1. 居民:指居住在某一地區的人民。
2. 居所:指人們居住的地方。
3. 居處:指人們居住或停放的地方。
居陋的近義詞包括:
1. 簡陋:指簡單而不豪華的。
2. 狹小:指空間小而狹窄的。
居陋的反義詞包括:
1. 豪華:指富麗堂皇、奢華。
2. 舒適:指環境寬敞、舒服。
綜上所述,居陋是指住在簡陋、狹小的屋子裡。它是一個由"屍"和"阝"兩個部首組成的詞語,該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其古代漢字寫法為"居陋"。在句子中的用法廣泛,可以形容人們居住條件簡陋的居所。此外,居陋還有一些相關的詞彙、近義詞和反義詞,如居民、居所,以及簡陋、狹小作為近義詞,豪華和舒適作為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