鋤耧的意思、鋤耧的詳細解釋
鋤耧的解釋
耕種薅鋤。 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第七八回:“這時已到了六月底,夏莊稼都收割完了,秋莊稼也鋤耧過了。”
詞語分解
- 鋤的解釋 鋤 (鋤) ú 弄松土地及除草的工具:鋤頭。鐵鋤。 耪,弄松土地及除草:鋤草。鋤耘。鋤地。 鏟除:鋤奸。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 耧的解釋 耧 (耬) ó 播種用的農具,前邊牽引,後邊人扶,可同時完成開溝和下種兩項工作:耧車。耧犁。耧播(用耧播種。亦稱“耩地”)。 筆畫數:; 部首:耒;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鋤耧”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 拼音:chú lóu(注音:ㄔㄨˊ ㄌㄡˊ)
- 字義:
- 鋤:指農具“鋤頭”,用于翻土、除草等田間勞作。
- 耧:原指一種播種農具(如“耧車”),此處引申為耕作動作。
- 合成詞義:指耕種過程中的除草、松土等農事活動,強調田間管理的辛勤勞動。
使用場景
- 文學引用:例如《呂梁英雄傳》中提到:“秋莊稼也鋤耧過了”,描述農民在夏收後對秋季作物的田間管理。
- 比喻義:可引申為對事務的細緻打理,如“人生如田地,需勤加鋤耧”。
補充說明
- 近義詞:耕種、耕耘、薅鋤。
- 文化内涵:體現了傳統農業社會中勞動的重要性,常用于褒揚勤勞品質。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語的擴展用法或方言變體,可參考《漢語辭海》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鋤耧》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指的是用鋤頭耕種田地。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 "钅"和"耳",共有16畫。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農耕文化,即通過耕作和種植來獲得糧食和生活資源。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保持不變。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意義和現代寫法相似。以下是一個例句:“他每天早上都會拿起鋤耧去田地勞作。” 關于組詞,可以有 "鋤禾日當午",它是一個常見的成語,意思是在正午時分努力工作或耕種莊稼。近義詞可以是 "犁田",意思是用犁進行田地的耕耘。反義詞可能是 "休耕",即指田地不進行耕種和耕耘的狀态。希望這樣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