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赤章的意思、赤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赤章的解釋

道書有《赤松子章曆》,載“千二百官儀,三百大章”,其卷二引《太真科》曰:“諸疾病,先上首狀章;不愈,即上解考章;不愈,上解先亡罪謫章;不愈,上遷達章;若沉沉,上卻殺收注鬼章;若頓困,上解禍惡大章。”赤章,即《赤松子章曆》,後因以借指道家向天官禱告禳災的章本。《梁書·沉約傳》:“乃呼道士奏赤章于天,稱禪代之事,不由己出。” 宋 劉克莊 《鹧鸪天·腹疾困睡》詞:“前度看花白髮郎,平生痼疾是清狂。幸然無事污青史,省得教人奏赤章。”《續資治通鑒·元世祖至元十六年》:“丙子,命宗師 張留孫 即行宮作醮事,奏赤章於天,凡五晝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赤章”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文獻來源具體分析:

一、道教禳災章本(主流含義)

  1. 來源
    源自道教經典《赤松子章曆》,記載了上千種道教儀軌章本。該書記錄了針對不同災厄的禱告流程,如疾病時需依次上奏“首狀章”“解考章”等,逐步升級禳解方式。

  2. 功能
    指道家通過書寫特定章本向天官禱告,以求消災解難。例如《梁書》記載沈約曾令道士“奏赤章于天”,澄清政治事件與己無關;宋代劉克莊詞中亦提到“省得教人奏赤章”,反映其禳災用途。

二、紅色印章(次要含義)
部分現代辭書解釋為“紅色印章,象征審核通過的文件”,可能與古代官府用印習俗相關,但此釋義未見于權威古籍引證。

建議區分:研究曆史或道教文獻時,應采用第一種釋義;若涉及古代行政文書,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是否指向印章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赤章 (chì zhāng) 這個詞是指紅色的徽章或印記。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亻 (人) 部首,右邊是尚 (尚方寶劍) 部首,共有9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赤色被視為吉祥和權威的象征,因此赤章通常用來表示權力或身份的象征。 在繁體字中,赤章的寫法和簡體字相似,隻是筆畫略有不同。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赤章的寫法可能會略有變化,但整體意思保持不變。 以下是一些使用赤章的例句: 1. 他佩戴着一枚赤章,彰顯了他的身份和權力。 2. 當王位通過赤章傳給下一任繼承人時,莊嚴的儀式就開始了。 一些與赤章相關的組詞包括:赤字 (chì zì) - 指數字或賬簿上的紅字,表示虧損或負債;赤瓦 (chì wǎ) - 指用紅色的屋頂瓦片覆蓋的房屋。 赤字可以視為赤章的反義詞,因為赤字表示虧損或負債,與赤章代表權力和身份的正面含義相悖。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