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契丹文的意思、契丹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契丹文的解釋

遼 代契丹人創制的文字。分大字、小字兩種。大字制成于 遼太祖神冊 五年(公元920年),後另制新字稱“契丹小字”。 金 初沿襲使用。 章宗 明昌 二年(公元1191年)下令停用,後漸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契丹文是遼代契丹人為記錄契丹語而創制的文字,具有以下特點:

  1. 類型與創制時間
    契丹文分為大字和小字兩種:

    • 契丹大字:創制于遼太祖神冊五年(公元920年),以漢字偏旁為基礎,兼具表意和表音成分。
    • 契丹小字:在大字基礎上改制而成,受回鹘文影響,表音成分更多,結構更靈活。
  2. 文字特點
    兩種文字均為漢字的派生文字,但小字更注重拼音化,通過組合字符表示音節,而大字更接近漢字表意體系。

  3. 曆史沿革
    契丹文在遼、金兩代作為官方文字使用,但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下令停用,逐漸失傳。

  4. 現狀與研究
    目前兩種文字均未被完全解讀,其中小字因出土文獻較多,研究進展較大字更深入。

  5. 文化意義
    契丹文是研究遼代政治、文化及民族語言的重要載體,反映了多民族文字交融的曆史背景。

如需更詳細的時間線或文字示例,可參考高權威來源(如、4、8)。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契丹文的意思

《契丹文》是指契丹族使用的文字系統,用于記錄和傳承其語言和文化。契丹族是中國古代民族之一,居住在今天的中國、蒙古和俄羅斯地區。

契丹文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契丹文的拆分部首是"言"和"文"。根據字形結構可以分為6類:半偏旁、複偏旁加中部、左右字形結構、上下字形結構、環形結構和音義拆分。

契丹文的來源

契丹文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公元920年左右,當時契丹族建立了契丹國并借鑒了中國的文字系統,逐漸發展出一種獨立的文字表達方式。

契丹文的繁體

在契丹文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的書寫形式,其中繁體契丹文是一種變體。繁體契丹文字形狀筆畫更多,結構更加複雜,日常使用較為罕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中國,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漢字的顔色、形态、結構和書寫順序都有一定的規則,且有許多異體字。然而契丹文是契丹族自己發展的文字系統,與漢字的書寫方式有所區别。

例句

契丹文沒有明确的例句遺存,但通過契丹文文獻的研究,我們可以了解到契丹文的語法結構和表達方式。例如,"ᠰᠣᠶᠠᠯᠠ ᠯᠠᠴᠢ"(soyalaci)表示"新年好"。

組詞

- 契丹族 - 契丹國 - 契丹文字 - 契丹文化

近義詞

契丹文的近義詞可以是契丹文字。

反義詞

契丹文的反義詞可以是其他民族的文字系統,例如漢字、蒙古文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