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百仞的意思、百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百仞的解釋

八尺為仞。百仞,形容極深或極高。《列子·湯問》:“引盈車之魚於百仞之淵、汩流之中。”《隋書·天文志上》:“今懸珠於百仞之上,或置之於百仞之前,從而觀之,則大小殊矣。” 明 方孝孺 《貧樂窩記》:“戚然若蒙不潔而恐人之覺也,凜然若臨百仞之淵而憂其墜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百仞”是漢語中表示極高深度的量詞複合結構,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義分解 “仞”在《漢語大詞典》中被定義為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等于周制八尺或漢制七尺(約1.6-1.8米)。該字由“人”與“刃”構成,《說文解字》釋作“伸臂一尋八尺”,強調人體伸展測量的特性。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2013年版。

二、引證解釋 “百仞”作為數量短語,最早見于《列子·湯問》:“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裡,高萬仞”,後演變為概數表達。漢代典籍《論衡》載:“百仞之山,升而樵之”,印證其形容山體高峻的用法。來源:《諸子集成》上海書店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

三、現代釋義 《現代漢語量詞用法詞典》明确指出,“百仞”在現代漢語中主要承擔兩種功能:1)文學修辭中營造雄渾意境,如“百仞危崖”;2)地理文獻中作為曆史計量單位換算依據,常見于古迹說明。來源:《現代漢語量詞用法詞典》語文出版社2002年版。

四、使用規範 根據《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建議,書面語使用應注意兩點:1)避免與現代公制單位混用,如不宜寫作“百仞(約160米)”;2)詩詞創作中可與“千尋”等古度量詞對仗,但需保持語境統一。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百仞”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百仞”由“百”和“仞”組成:

二、出處與用法

  1. 文獻例證:
    • 《列子·湯問》提到“引盈車之魚于百仞之淵”,形容深淵之深;
    • 《隋書·天文志》用“懸珠于百仞之上”描述高度差異。
  2. 修辭功能: 常見于古文和詩詞中,通過誇張手法強化空間感,如明代方孝孺的“臨百仞之淵而憂其墜”。

三、例句與語境

四、總結

“百仞”是典型的古代漢語詞彙,通過具體數值(百仞)表達抽象的空間概念,兼具形象性與誇張性。其權威解釋可參考《漢語辭海》及《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白行暴節竹便民草頭成交叱駡遄迅搭便車雕枯甘露寺格蘭工會挂鈎挂懷耗廢橫眉瞪眼嘩詞黃賓虹愰蕩皇帝信寶幻質混亵靜落急需舉疏跬步辣菜根子獵渭麗圭襂靈圉琳璵流泊倫序旅贲買辦資産階級緬邁母道南美湓浦泣别啓銮瓊靡毬子心腸器宇不凡曲暢庶彙水疱斯德哥爾摩歲暮唐喪套間逃牌條葉屯壘無機物項背纖隱小季小年下西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