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賜示的意思、賜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賜示的解釋

(1).敬辭。謂告知,示知。 南朝 梁 任昉 《奉答敕示七夕詩啟》:“臣 昉 啟,奉勑并賜示《七夕》五韻。” 隋炀帝 《入朝遣使參書》三:“奉旨於 荊州 當陽縣 境 玉泉山 陲,為建造伽藍招提行道,圖寫地形,具以賜示。”

(2).書信用語,敬稱對方的來信。《藝風堂友朋書劄·王懿榮二五》:“賜示領悉,稍遲當向索取來呈閲。” 魯迅 《書信集·緻姚克》:“所以此後賜示,可寄‘ 北四川路 底、内山書店轉、 周豫才 收’,較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賜示”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兩層含義,且具有明顯的敬辭屬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作為敬辭
    表示請求或感謝對方的告知、指示。例如在正式場合或書信中,使用“賜示”表達對對方的尊重,常見于古代文獻和現代正式文書。
    例句(南朝梁·任昉)

    “臣昉啟,奉勑并賜示《七夕》五韻。”
    (此處“賜示”指皇帝對臣子的告知,含恭敬之意。)

  2. 作為書信用語
    敬稱對方的來信,常見于傳統書信結尾或回複中。例如魯迅在書信中曾用“賜示”指代對方的來信。
    現代用法示例

    “賜示已收悉,感謝您的詳細回複。”


二、結構與延伸


三、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用例,可參考《藝風堂友朋書劄》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賜示,這個詞是什麼意思?賜示(cì shì)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給予指示或告示。它表示某人或某個權威機構給予他人明确的指引、指示或告誡。 拆分部首和筆劃:賜示的部首是貝(貝字旁),它包含了9個筆劃。 來源與繁體:賜示一詞源于古代的形體文字。它通常被簡化為現代簡化字“賜”,不再使用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賜示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的形态與現代寫法相似。它在古代常常用于表示君主給予臣子的敕令或指示,具有一定的古典意味。 例句:1. 君主決定賜示給他的大臣以敕令。 2. 公司高層賜示員工必須在規定時間完成任務。 組詞:賜賞(cì shǎng,獎賞)、賜福(cì fú,給予祝福)、賜予(cì yǔ,給予)。 近義詞:指示(zhǐ shì,表示明确指示或指引)、告示(gào shì,向公衆傳達的通知)。 反義詞:接收(jiē shōu,接受指示或告示)、忽略(hū lüè,不予理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