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賜示的意思、賜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賜示的解釋

(1).敬辭。謂告知,示知。 南朝 梁 任昉 《奉答敕示七夕詩啟》:“臣 昉 啟,奉勑并賜示《七夕》五韻。” 隋炀帝 《入朝遣使參書》三:“奉旨於 荊州 當陽縣 境 玉泉山 陲,為建造伽藍招提行道,圖寫地形,具以賜示。”

(2).書信用語,敬稱對方的來信。《藝風堂友朋書劄·王懿榮二五》:“賜示領悉,稍遲當向索取來呈閲。” 魯迅 《書信集·緻姚克》:“所以此後賜示,可寄‘ 北四川路 底、内山書店轉、 周豫才 收’,較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賜示"是漢語中兼具敬辭與實義的古雅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詞源與用法兩個層面解析:

一、詞源構成 該詞由"賜"與"示"複合而成:

二、現代語義(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

  1. 動詞用法

    表敬語境中表達兩種行為:

    • 請求指教:用于下對上請求指導,如"拙作初成,懇請賜示修改意見"(《漢語敬辭辭典》示例)。
    • 給予指示:尊者主動下達指令,如"恭候上級賜示工作方針"(《政務文書用語手冊》用例)。
  2. 名詞用法

    特指尊長書信,常見于文言尺牍,如清代曾國藩家書有"接奉賜示,訓誨周詳"之表述(《曆代書信選注》引例)。

三、語用特征 該詞保留在當代正式文書及傳統文化語境中,具有三重語用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賜示”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兩層含義,且具有明顯的敬辭屬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作為敬辭
    表示請求或感謝對方的告知、指示。例如在正式場合或書信中,使用“賜示”表達對對方的尊重,常見于古代文獻和現代正式文書。
    例句(南朝梁·任昉)

    “臣昉啟,奉勑并賜示《七夕》五韻。”
    (此處“賜示”指皇帝對臣子的告知,含恭敬之意。)

  2. 作為書信用語
    敬稱對方的來信,常見于傳統書信結尾或回複中。例如魯迅在書信中曾用“賜示”指代對方的來信。
    現代用法示例

    “賜示已收悉,感謝您的詳細回複。”


二、結構與延伸


三、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用例,可參考《藝風堂友朋書劄》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騃蹇昂激邊壃伯高常譚椿囷慈壸檔口吊門雕章隄遏東野巴人獨祿恩雠法律制裁豐亨封嵎紛争蓋澆飯觀見過來禾耳浃堂解首驚見駭聞觔力坰外啃氣魁名哭窮淩騰骝馬碌碡磙栾車馬靴蟠挐旗榜起死回生遒铎秋箭秋請秋夜沙淺兒十二枝收容所屬情肅嚴梯山架壑替頭惋恻晚憩蔚為大觀物華無違小绺小肆諧稱謝将洗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