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兇暴肆虐。 宋 蘇轼 《滟滪堆賦》:“ 蜀江 遠來兮,浩漫漫之平沙,行千裡而未嘗齟齬兮,其意驕逞而不可摧。” 元 李原同 《江漢朝宗賦》:“勢驕逞而不摧兮,鹹齟齬而未入。”
“驕逞”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兇暴肆虐,多用于形容人或自然力量的放縱、蠻橫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該詞由“驕”和“逞”組成:
文獻例證
多見于宋代及元代詩文,例如:
近義與關聯
與“驕橫”“肆虐”等詞義相近,但更側重因傲慢導緻的暴力或破壞性行為。明代劉崧詩句“魑魅或驕逞”則将此詞用于描述鬼怪作亂,擴展了使用場景。
現代使用
當代已非常用詞彙,多出現在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中,需結合語境理解其貶義色彩。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滟滪堆賦》原文或《漢典》等權威辭書。
“驕逞”是一個漢字詞語,也可拆分為“驕”和“逞”兩個字。下面将逐一介紹其含義、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驕逞”通常表示一個人過于自信、自負、傲慢地表現自己的才能、能力、成就等。該詞蘊含了一種驕傲自大的态度。
“驕”字由“馬”作為部首,表示與馬有關,其餘的部分是“喬”,共有12畫;而“逞”字則由“辶”作為部首,表示與行為有關,其餘的部分是“争”,共有11畫。
“驕逞”來源于古代文獻,最早出現在《晉書·周鲂傳》中:“心驕逞競好壯欲豔,口張怒哂以伺人有主。”
在繁體字中,驕逞可以寫作「驕逞」。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具體到“驕逞”這兩個字,古時候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差異,但整體的形狀和結構基本相似。
1. 他驕逞自滿,無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
2. 她總是驕逞自己的才華,不願向他人學習。
常見的以“驕逞”為前綴或後綴的組詞有:
自驕、驕矜、逞能、逞威、傲驕、驕奢、傲逞、逞兇、驕縱等。
與“驕逞”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盲目自信、自以為是、自負、自滿、傲慢等。
與“驕逞”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謙遜、謙虛、謙和、謙讓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