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捆縛拾取。 清 俞顯 《馬草行》:“餘草零星棄道左,老農束取負擔歸。”
關于“束取”的詳細解釋需結合不同來源綜合分析:
基本含義
根據古籍引用(如、),“束取”意為“捆縛拾取”,即捆綁後收集物品。例如清代俞顯《馬草行》中“老農束取負擔歸”,描述農民将散落的草料捆紮帶回的情景。
單字解析
與現代用法的差異
部分來源(如)将其定義為四字成語,解釋為“限制并剝奪他人權益”,但此說法缺乏廣泛古籍支持,可能是現代誤讀或引申義,需謹慎使用。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古文或特定文學語境,現代漢語中極少出現。若引用需結合上下文,避免歧義。
“束取”在古籍中主要指物理層面的捆紮收集,而非抽象的權力剝奪。建議優先參考古籍用例及權威字典(如、10)的基礎釋義。
《束取》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控制、約束并獲得。它常用于描述對人、事物或情感的掌控和獲取。
《束取》的部首是「木」,共有5個筆畫。
《束取》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讀音為「shù qǔ」。在繁體中,它的寫法為「束取」。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束取」的形狀稍有不同,比如在《說文解字》中,「取」字的上部分有一個長距的橫,下部分則由兩個「人」組成。
1. 他通過努力學習,成功束取了博士學位。
2. 她的領導能力很出色,能夠有效地束取團隊的合作。
1. 壓束:将某事物限制在一個狹小範圍内。
2. 取舍:在選擇中做出決定并放棄其他選項。
掌握、控制、獲得。
放松、釋放、失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