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述載的意思、述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述載的解釋

記述;記載。《後漢書·應奉傳》:“著《<漢書>後序》,多所述載。” 徐特立 《國文教授之研究》第一章:“小學國文為科學管鑰,筆劄之資糧,簿記之述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述載"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述"和"載"兩個語素構成,主要用于書面語,其核心含義是指通過文字或語言來叙述和記載事情。它強調将事件、知識或思想記錄下來并加以陳述的過程與結果。以下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 述 (shù): 本義指遵循、依照,引申為陳述、叙述、記述。指有條理地說出或寫出事情的原委、經過或内容。例如《論語·述而》的“述而不作”指闡述前人成說而不創新。
    • 載 (zǎi): 本義指乘坐、裝載,引申為記載、記錄、承載。指将信息、事件等書寫或保留在某種載體(如書籍、文章)上。例如“記載”、“載入史冊”。
    • 述載 (shù zǎi): 結合兩者含義,指叙述并記載,即用語言文字将事情、知識、思想等詳細地陳述出來并加以記錄保存。它包含“述”的表達過程和“載”的留存結果。
  2. 用法與語境:

    • 書面語色彩濃厚: “述載”在現代漢語口語中較少使用,更常見于書面語、學術文章或正式表述中。
    • 對象廣泛: 其對象可以是曆史事件、人物事迹、科學知識、文化現象、思想觀點等需要被記錄和傳播的内容。例如:“這部史書詳細述載了王朝的興衰。” “古籍中述載了許多珍貴的醫學經驗。”
    • 強調過程與結果: 該詞同時強調了“叙述”(表達、闡明)和“記載”(記錄、保存)兩個動作及其最終形成的文本。
  3. 近義詞辨析:

    • 記述: 更側重于客觀記錄事實本身。
    • 叙述: 更側重于對事件過程的講述。
    • 記載: 更側重于将信息記錄在案。
    • 述載: 含義更綜合,同時包含“叙述”的表達性和“記載”的留存性,書面語色彩最強。
  4. 經典文獻佐證: 雖然“述載”作為固定複合詞在古代經典中直接出現的頻率不如單字“述”或“載”高,但其構成語素的意義和組合邏輯在古代文獻中均有深厚根基。例如:

    • 《尚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 孔穎達疏:“作詩者直言不足以申意,故長歌之,教令歌詠其詩之義以長其言,謂聲長續之。” 這裡的“言”、“永”(詠)都包含表達(述)之意。
    • 《文心雕龍·史傳》:“原夫載籍之作也,必貫乎百氏,被之千載。” 這裡的“載籍”指書籍,核心在于“載”(記載)。
    • 後世常用“述”與“載”共同表達記錄傳承之意,如“述往事,思來者”(《史記·太史公自序》),其精神與“述載”相通。

“述載”是一個具有書面語色彩的漢語詞彙,意為叙述并記載。它指通過語言文字詳細陳述事件、知識或思想,并将其記錄保存下來的行為和結果。該詞融合了“述”(陳述、叙述)的表達性和“載”(記載、承載)的留存性,常用于指涉對重要内容的書面記錄與傳承。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述載”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詳細記述或記載,通常指通過文字或語言對事件、人物、觀點等進行系統記錄。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述載”由“述”(叙述、陳述)和“載”(記載、記錄)組合而成,強調對信息的詳盡表達。例如,在曆史文獻中,作者需對事件的背景、人物、過程等全面“述載”。

2.構成與用法

3.文獻出處

該詞在古籍和現代著作中均有應用:

4.使用場景

5.與近義詞的區分

“述載”比“記錄”“叙述”更強調完整性和系統性,通常要求内容詳實、邏輯清晰。

如需進一步了解“載”的多音字用法(如“zǎi”與“zài”),可參考漢典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褓姆辯列超倫轶羣扯首稠人廣衆淡霭當之有愧大重登東電駭電力拖動玷染耳朵眼兒二斤半覆醬燒薪赙赉趕頭牌跟兔根繇功成弗居觥羊黃栌環迫諱亡降級角觝戲浄住舍盡觞急景凋年赍志而沒寬護窺間伺隙老馬嘶風劣别流潤落定露宿風餐芒穎緬然批拉毗助牆頭謙巽荞巴清輭欽遵全個弱枝散秩山貓兒疝氣蛇欲吞象蹄躈銅龍館推革晚陽烏江銷釘歇班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