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耳的意思、滌耳的詳細解釋
滌耳的解釋
洗耳。表示恭敬地傾聽。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吾子整身倦世,探隱拯沉;不遠遐路,幸見光臨;将敬滌耳,以聽玉音。”
詞語分解
- 滌的解釋 滌 (滌) í 洗:洗滌。滌濯。滌除。滌蕩。滌瑕蕩穢。 古代指養祭牲的房子。 古代指音樂節奏急速。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耳的解釋 耳 ě 聽覺和平衡感覺的器官(通稱“耳朵”):耳背(坕 )。耳垂。耳鬓厮磨(?)。耳穴。耳聰目明。耳濡目染。 像耳朵的東西:木耳。銀耳。 像耳朵一樣分列兩旁的東西:耳房。鼎耳。 聽說:耳聞。耳軟。耳順
網絡擴展解釋
“滌耳”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基本釋義
- 字面意思:指“洗耳”,字面理解為清潔耳朵的動作。
- 引申義:象征恭敬地傾聽,表達對他人言語的尊重和專注。
出處與用法
- 文獻來源:最早見于三國時期曹植的《七啟》:“将敬滌耳,以聽玉音。” 此處通過“滌耳”強調傾聽時的莊重态度。
- 語境特點:多用于書面或古典文學中,現代口語較少使用,常見于強調謙遜、尊重的場景。
結構解析
- 單字拆分:
- 滌:本義為洗滌、清除(如“滌除”)。
- 耳:指耳朵,引申為“傾聽”或“聽聞”。
擴展說明
- 文化内涵:該詞蘊含中國傳統文化中“虛懷若谷”的謙遜态度,與“洗耳恭聽”意義相近,但更顯文雅。
若需進一步了解“滌”的其他用法或相關詞語,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滌耳(dí ěr)是一個漢字詞語,含有“滌”和“耳”兩個字。滌的拆分部首是水,共有十四筆;耳的拆分部首是耳,共有六筆。滌耳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由“滌耳目”演變而來的,意思是清洗耳朵和目光。在繁體字中,滌耳的寫法保持不變。古代漢字寫法中,耳字有時也會寫成戈字旁加三點。例句:他眼光獨到,能夠滌耳明目,看清問題的本質。
滌耳可以組成其他詞語,如滌耳情深、滌耳悟道等。與滌耳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洗耳恭聽”,表示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反義詞有“聾如蚊子”,形容不聽勸告的人。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很樂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