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卒。《新唐書·南蠻傳中·南诏》:“蠻利夜晦,輒薄城……屯夫終夜哄,蠻不能侵。”
“屯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解釋:
守卒(核心含義)
指古代駐守邊疆或城防的士兵。例如《新唐書·南蠻傳中·南诏》記載:“蠻利夜晦,輒薄城……屯夫終夜哄,蠻不能侵。”
引申含義
在部分語境中可引申為“勤勞勇敢的人”,源自“屯”指屯田勞作,“夫”指男性勞動者,後演變為對辛勤者的泛稱。
若有進一步考據需求,可參考《新唐書》原文或權威漢語詞典。
《屯夫》是一個成語,意為“儲備糧草的農夫”,也指能力強、勇敢有力的人。
《屯夫》由“巛”、“屍”、“人”三個部首組成,共計9畫。
《屯夫》最早出自《詩經·大雅·有奕》:“東方未明,屯戈戚戚。”其中“屯戈戚戚”形容戰士們儲備糧草,準備出征作戰的樣子,而後引申為勇士、能幹之人。
《屯夫》的繁體字為「屯夫」。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屯夫」仍然保留了現代寫法,但是字形可能有所不同。
1. 他是個屯夫,幹活勤勞又能幹。
2. 這個村子裡的居民都是屯夫,他們種地、養殖、務農樣樣都行。
聰明伶俐、好學不倦、能幹好活、幹活勤勞。
能人、能手、勇士、好手、強者。
懶人、怠惰、不稱職、無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