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東漢 李膺 與 郭泰 的并稱。按, 郭泰 ,《後漢書》作者 範晔 避父諱改作 郭太 。
(2). 唐 代名将 李光弼 與 郭子儀 的并稱。 唐 顔真卿 《開府儀同三司太尉李公神道碑銘》:“ 臨淮 、 汾陽 秉文武忠義之資,廓清 河 朔 ,保乂王室,翼載三聖,天下之人,謂之 李 郭 。” 宋 文天祥 《平原》詩:“ 唐 家再造 李郭 力,若論牽制公威靈。” 明 許時泉 《同甲會》:“文如 元 白 ,武若 李 郭 。” 清 王式丹 《睢陽廟》詩之一:“名先 李 郭 懸青簡,血并 南雷 染碧莎。”
“李郭”是一個曆史名詞,主要有兩種不同時期的并稱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指李膺與郭泰(又作郭太)兩位名士的組合:
指李光弼與郭子儀兩位名将的組合:
現代語境中,“李郭”也可能指代其他同名人物(如街舞運動員),但此含義與曆史典故無直接關聯。如需更詳細史料,可參考《後漢書》《舊唐書》等文獻來源。
《李郭》是一個成語,具有貶義。形容人家世高大,而自身地位卑微。
《李郭》是由「木」部和「歹」部組成的,「木」部表示與植物有關的意思,「歹」部表示惡劣的意思。總共有9個筆畫。
《李郭》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官員蔺相如的故事。蔺相如是一個窮困潦倒的官員,他的妻子是一位貴族出身的李郭氏。因為家世差距過大,蔺相如的妻子經常被人嘲笑和輕視,所以後來「李郭」就成為了一個貶低自己的意思。
《李郭》的繁體字是「李鬼」。
在古代,「李郭」的寫法稍有不同,李寫作「李花一」,郭寫作「郭土」。
他們說起我家,總是用「李郭」兩個字來形容。
李鬼、郭土、李花一。
雜種、庶民。
貴族、顯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