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嘯台的意思、嘯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嘯台的解釋

即 阮公 嘯台 。又名 阮籍台 。在今 河南 尉氏縣 東南。 清 吳偉業 《梅村》詩:“閒窗聽雨攤詩卷,獨樹看雲上 嘯臺 。” 吳翌鳳 箋注:“ 東晉 江微 《陳留志》:‘ 阮嗣宗 善嘯,聲與琴諧, 陳留 有 阮公 嘯臺 。’ 樂史 《寰宇記》:‘ 阮籍臺 在 尉氏縣 東南二十步,。 籍 每追名賢攜酌長嘯於此。’”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嘯台”是一個具有曆史背景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詞義

  1. 詞源與含義
    該詞最早指阮籍長嘯的高台,全稱“阮籍嘯台”,是魏晉時期名士阮籍抒發情感的場所。根據《陳留志》記載,阮籍善嘯,常在此與友人飲酒長嘯(《寰宇記》引述)。

  2. 地理位置
    位于今河南省尉氏縣東南,遺址現存于尉氏縣文化館内,是當地重要的曆史遺迹。

二、延伸用法

部分資料(如)提到“嘯台”被引申為形容高聲呼喊的狀态,但這一用法在權威典籍中較少見,可能是現代對“嘯”字含義的擴展聯想。建議以曆史遺迹解釋為主。

三、文化意義

阮籍作為“竹林七賢”之一,其長嘯行為象征魏晉名士的放達不羁,因此“嘯台”也被賦予文人雅士抒發情懷、追求自由的文化意象。


如需了解更多細節,可參考、4、6等關于阮籍嘯台的曆史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嘯台的意思

嘯台是一個詞語,它多指高聲呼喚或者鳴叫的意思。形象地描述了聲音高亢、嘹亮的場景。

拆分部首和筆畫

嘯台的部首是口(kǒu)和台(tái),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嘯台”一詞最早出現在《楚辭·九歌·東籬》中:“逝将去乎君,心留餘哀,嘯有台!”表達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繁體

繁體字“嘯台”寫作“嘯臺”,發音和意思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嘯台的寫法有一些變體,如“嘯埭”、“哮台”等。

例句

1. 他站在山頂,長嘯一聲,回蕩在整個山谷。

2. 激情如火,他放聲嘯台,讓人們為他的勇氣所震撼。

組詞

嘯風、嘯日、嘯傲、嘯樂。

近義詞

吼喊、呐喊、嘶吼。

反義詞

低吟、細語、耳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