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蔬蓏的意思、蔬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蔬蓏的解釋

蔬菜瓜果。《新唐書·東夷傳·流鬼傳》:“土多狗,以皮為裘。俗被髮,粟似莠而小,無蔬蓏它穀。” 元 王祯 《農書》卷二:“蔬蓏亦不可闕者,故穀不熟曰饑,菜不熟曰饉。” 清 龔自珍 《陸彥若所著書序》:“《堯典》言百穀矣,其後但言五穀、六穀、九穀,五六九以外,蔬蓏可材,盡《堯典》之所謂穀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蔬蓏”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指蔬菜和瓜果的統稱,常見于曆史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構成拆分

    • “蔬”:本義為蔬菜,源自形聲字“從艸(草),疏聲”,先秦時期用“疏”表示,漢魏時期才出現“蔬”字。
    • “蓏”(luǒ):指瓜類植物的果實,如《說文解字》中解釋為“在木曰果,在地曰蓏”。
      合稱“蔬蓏”即蔬菜與瓜果,泛指可食用的植物類食物。
  2. 文獻例證

    • 《新唐書·東夷傳》提到“無蔬蓏它穀”,指當地缺乏蔬菜瓜果和其他谷物。
    • 元代王祯《農書》稱“蔬蓏亦不可闕者”,強調蔬菜瓜果在飲食中的必要性。
    • 《韓非子·外儲說右下》中“蓏、蔬、棗、栗”并提,進一步佐證其涵蓋範圍。

用法與演變


相關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說文解字》《新唐書》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蔬蓏》這個詞的意思

《蔬蓏》是一個漢字詞語,來源于古代漢語,其意思是指蔬菜的總稱。蔬菜是指生長在地面上的一些植物的食用部分,是人們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

《蔬蓏》這個詞由蔬、蓏兩個字組成。其中,“蔬”字的部首是“艹”,也可以稱為“草”,它是由7個筆畫組成;“蓏”字的部首是“艾”,它是由10個筆畫組成。

來源

《蔬蓏》這個詞起源于古代漢語。在古代,《蔬蓏》形容蔬菜的繁盛和多樣性。

繁體

《蔬蓏》在繁體中文中寫作「蔬萃」。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蔬蓏》的古代寫法可以寫成「蔬萐」或「蔬萚」。

例句

1. 健康的飲食必須包含足夠的蔬蓏。
2. 這家餐館的菜肴都是用新鮮的蔬蓏制作的。
3. 農田裡種植了各種各樣的蔬蓏。

相關詞彙

組詞:蔬菜、蔬果、蔬食、蓏草、蓏蔬、蓏脆、蓏瓜。
近義詞:菜類、綠色蔬菜、蔬果類。
反義詞:葷菜、肉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