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命的意思、賜命的詳細解釋
賜命的解釋
敬稱天子或尊長者下達命令。《左傳·成公十三年》:“ 白狄 及君同州,君之仇讎,而我昏姻也。君來賜命曰:‘吾與女伐 狄 。’寡君不敢顧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吏。”《宋史·錢彥遠傳》:“往時, 元昊 内寇,出入五載,天下騷然。及納款賜命,則被邊長吏,不復銓擇,高冠大裾,恥言軍旅。”
詞語分解
- 賜的解釋 賜 (賜) ì 給,舊時指上級給下級或長輩給小輩:賜予。賜死。賞賜。恩賜。 敬辭:請賜教。希賜函。 賞給的東西,給予的好處:厚賜。受賜良多。 筆畫數:; 部首:貝; 筆順編號:
- 命的解釋 命 ì 動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脈。性命。相依為命。 迷信認為生來就注定的貧富、壽數等:天命。命相(刵 )。命運(.迷信指生死、貧富和一切遭遇;.喻發展變化的趨向,如“人民一定能掌
專業解析
"賜命"是一個具有深厚曆史文化内涵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解釋:
-
本義:授予爵位、官職或封號
- 這是"賜命"最核心和古典的含義,特指帝王或最高統治者将爵位、官職、封號等正式授予臣下。它體現了古代社會嚴格的等級制度和君主至高無上的權力。
- 例證與引用: 此義項在《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出版)中有明确記載:"賜命:指天子賜以爵位、官職等。"《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也收錄此義:"賜命:賜予爵祿或官職。"
-
引申義:上天或神靈授予生命、福祿或使命
- 在古代思想中,"命"常與天命、命運相關聯。"賜命"由此引申,可指上天、神靈或某種至高力量賜予生命、福祿壽考,或者賦予某人特定的使命、責任。
- 例證與引用: 王力先生在其《古代漢語》教材及相關論述中,常将"命"字置于天命觀的背景下理解,"賜命"自然也蘊含此意。這種用法多見于古典文獻中表達對上天恩賜的敬畏。
-
廣義:給予重大的恩賜或賦予
- 在現代漢語中,"賜命"的使用相對古典化,但有時也用于廣義上表示給予他人極其珍貴、重大的恩惠、機會或責任,帶有莊重和尊敬的色彩。
- 例證與引用: 雖然現代詞典對此義項收錄不如古義明确,但在理解古典文獻或進行特定文體(如正式文書、仿古寫作)時,此廣義仍被認可。其理解可參考《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對"賜"(給予)和"命"(命令;命運;生命)的分别釋義進行綜合。
"賜命"一詞的核心含義源于古代君主制度,指帝王授予臣下爵祿官職的正式行為(授予爵祿官職)。在此基礎上,它引申出上天/神靈賜予生命福祿或使命的宗教哲學含義。在現代語境下,它也可廣義理解為給予重大的恩賜或賦予,但使用時需注意其莊重和古典的色彩。理解該詞需緊密結合其曆史文化背景。
網絡擴展解釋
“賜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區别,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授予生命或命運
由“賜”(授予)和“命”(生命/命運)組成,表示某人被賦予生命或受到命運眷顧,常用于強調生命的珍貴或受保護之意。例如:“天賜命于斯人,必成大器。”
-
敬稱下達命令
古代多用于表示天子、尊長者的命令,帶有敬意。如《左傳》中記載:“君來賜命曰:‘吾與女伐狄。’”。
二、結構與用法
- 詞性結構:動詞(賜)+ 名詞(命),強調動作與對象的關聯性。
- 語境區分:
- 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文學表達,指代“賦予生命”;
- 古代文獻中更常見“敬稱命令”的用法,如《宋史》提及“納款賜命”。
三、延伸與示例
- 曆史用例:
《左傳·成公十三年》中,白狄與諸侯國的互動提到“賜命”,體現對君主命令的尊崇。
- 現代擴展:
可引申為對重要機遇或恩惠的比喻,如“這次機會是命運賜命”。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文用例,可參考《左傳》《宋史》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暗裡使勁筆劃蔔肆唱詶車輿笞鬭喘證竄徙粗書單刀大潤燈籠都祭堂枋榆方州繁緑富農富泰輔翼閣部橫生枝節鶴阙豁目見贈涓彭決局可有可無涼暄禮錢琉璃隆世陋才眊眼鬧元宵内傾飄灑漂搖披布品紅評緑籤批樵子慊恨逑好取室三姑三生神獒沈陽侍僮淑靜思裁歲寒知松柏譚天說地亭勻土洋并舉違世握君消極邪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