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底土的意思、底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底土的解釋

[subsoil] 表土層和心土層下面的第三層土壤,土質緊密

詳細解釋

指心土層下面的一層質地緊密的土壤。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底土是土壤剖面的重要組成部分,指位于表土層和心土層之下的深層土壤,通常距離地表50厘米至1米以下,具有穩定成土特征。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底土是“土壤剖面中位于表土以下的土層,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小,物質遷移和轉化速度較慢”。

從地質結構分析,底土可分為三個層次:(1)過渡層:有機質含量顯著低于表層;(2)澱積層:礦物元素在此沉澱聚集;(3)母質層:接近基岩的風化物質。《土壤學原理》指出,底土在保持土壤結構穩定性、調節地下水方面具有關鍵作用。

在農業應用中,中國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等級标準》強調,底土層的通透性直接影響作物根系發育,優質底土應具備孔隙度15%-25%、容重1.3-1.5克/立方厘米等理化指标。同時,《中國大百科全書·農業卷》記載,底土改良需通過深松耕作、有機肥施用等方式改善其物理性狀。

網絡擴展解釋

“底土”是土壤學中的專業術語,指土壤剖面中位于表土層和心土層之下的第三層土壤。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位置
    底土通常位于地表以下50-60厘米的深度,處于心土層下方,質地緊密且結構穩定。由于位置較深,受地表氣候、耕作和施肥等人為活動的影響極小,因此被稱為“生土”或“死土”。

  2. 特性與功能

    • 物理特性:底土緊實且物質轉化緩慢,養分含量較低,但具有保水保肥的作用,對上層土壤的穩定性至關重要。
    • 生态意義:在自然環境中,底土能減少水土流失,例如洪水可能沖走表土,但底土因緊實結構得以保留。
  3. 其他領域釋義
    在海洋法或地理學中,“底土”可指領海或大陸架區域的海床下層部分,例如《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提到領海範圍包括“海床和底土”。

總結來看,底土既是土壤剖面的基礎層,也是法律與地理概念中的延伸術語。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應用場景,可參考土壤學文獻或國際法相關條文。

别人正在浏覽...

暗目安那其主義敖庫犇逸殘圭斷璧長眉創造社從父兄單鮮大章車點穢地征獨标遁形遠世蠹損耳炎發煦該頁無法顯示狗探湯廣武歎詭億洪桃黃甲灰滅架景蛟室捷疾鬼接絶解舍進膺九九歸一镌砻開打困境連城連木楙盛馬叙倫梅腮鄳隘密麻麻南京長江大橋内寄生年丈盼刀培植青唇三蓬掃街善誘生态學世宙蜀紙損友苔茵屠陷湘水象鞋校輯喜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