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淑女的意思、淑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淑女的解释

(1).贤良美好的女子。《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毛 传:“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閒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汉书·杜钦传》:“将军辅政,宜因始初之隆,建九女之制,详择有行义之家,求淑女之质,毋必有色声音技能,为万世大6*法。” 颜师古 注:“惟求淑质,无论美色及音声伎能,如此,则可为万代法也。”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若能如执盈,如临深,则皆为端士淑女矣。” 明 无名氏 《赠书记·家门始末》:“年少书生,工容淑女,双双奇事堪夸。” 清 李渔 《慎鸾交·却媒》:“如今有个内相人家,养着两位淑女,都有倾城之色。”

(2).泛指女人。多含嘲讽义。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语一年”》:“他们的看客,不消说,是绅士淑女们居多。绅士淑女们是顶爱面子的人种。” 巴金 《<沉落集>序》:“他那遗言如今堂皇地刻在纪念碑的石座上面,甚至那些到金圆国家去观光的绅士和淑女们也可以看见。”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淑女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淑女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古代与现代两层含义,综合权威词典解释如下:


一、现代汉语释义

淑女指品德贤良、举止端庄、气质优雅的女性。

出处: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定义为:“温和善良、举止文雅的女子。”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释为:“贤良美好的女子,特指温和有礼的女性。”


二、古代汉语溯源

  1. 本义:

    “淑”原指水质清澈(《说文解字》:“淑,清湛也”),引申为品德纯净。

    “淑女”最早见于《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指娴静美好、德行高尚的女子。

    来源:《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中华书局)、《诗经原始》(方玉润,中华书局)。

  2. 伦理内涵:

    古代强调“淑女”需符合礼教规范,如《女诫》(班昭)提出“清闲贞静,守节整齐”的品行标准。

    来源:《中国古代妇女生活史》(商务印书馆)。


三、文化延伸意义


权威参考来源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
  2.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3.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中华书局,2013.
  4. 《诗经原始》,方玉润,中华书局,1986.
  5.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史》,商务印书馆,2015.

网络扩展解释

“淑女”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词源与基本含义

“淑女”最早见于《诗经·周南·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原指贤良美好、品德高尚的女子。其核心内涵包括:

  1. 品德高尚:善良、谦逊、有责任心;
  2. 举止端庄:温文尔雅、谈吐得体、仪态大方;
  3. 内外兼修:既有传统美德,又兼具现代修养。

历史演变

  1. 古代内涵:淑女是封建社会中女性典范,强调“三从四德”与家族教养,如《汉书》提到“求淑女之质,毋必有色声音技能”。
  2. 现代扩展:现代淑女更注重独立人格与内外平衡,例如兼具知性、自信和优雅气质,同时保留传统美德。

核心特质

根据多个来源的归纳,淑女需具备以下特点:


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1. 褒义用法:多用于赞美女性美德,如“窈窕淑女”形容优雅知性的女性;
  2. 中性或戏谑义:部分语境下可能带有调侃,如鲁迅笔下“绅士淑女”暗含对特定群体的讽刺。

“淑女”既是一个历史概念,也随时代演变被赋予新内涵。其核心始终围绕女性的品德修养与行为规范,但不同语境下需注意情感色彩的差异。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文献中的定义,可参考《诗经》或汉代典籍相关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宝芝编韦标持冰壮捕论惨礉惨灰谗陷宸赠处困殂殁黨風點點钓战洞若观火惰性气体飞檐分茶改目更巡海角天涯汗竹何若訇輘胡渰翦凿嘉议大夫辑补解止急管繁絃金鞴靓庄津流今语刻烛快子乐戏联席会议炼行琉球群岛鲈乡亭蟆津马来西亚蛑贼平畅蒲鲁东主义迁国请水裙带官弱才三衙森疏赸撒爽明书数死皮赖脸亭院舷墙小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