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殊量的意思、殊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殊量的解釋

非凡的器量。《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論》:“時左将軍 劉備 以 亮 有殊量,乃三顧 亮 於草廬之中。” 晉 潘尼 《益州刺史楊恭侯碑》:“君稟乾靈之醇德,挺一世之殊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殊量是由"殊"與"量"構成的複合詞,在漢語詞彙體系中屬于較為罕見的古語詞。《漢語大詞典》(1997年版)記載其本義為"特殊的才幹",其中"殊"作"特異、突出"解,"量"取"才能、器量"之義,二字合稱特指超越常人的才能禀賦。該詞最早見于三國時期諸葛亮《出師表》"将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裴松之注引《襄陽記》載諸葛亮贊語"向朗、文休、文祥,并以才學稱,而儒素過之,皆殊量也"(中華書局《三國志集解》)。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著的《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該詞雖未被單獨收錄,但通過構詞法可解析為偏正結構複合詞。其中"殊"作為限定語,符合《說文解字》"殊,死也。從歺朱聲。一曰斷也"中引申出的"特殊"義項(商務印書館《說文解字注》);"量"則源自《尚書·周官》"明王立政,不惟其官,惟其人"孔穎達疏"量謂量度其人",指人的才能器量(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

在具體用法上,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中評價人物的特殊才能,如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記載唐太宗評魏徵"玄齡善謀,如晦善斷,魏徵有殊量"(中華書局點校本)。現代漢語中該詞已屬罕用詞彙,但在研究古代人物評價體系時仍具學術價值,相關用法可參見北京大學中文系《古代漢語虛詞詞典》"特殊稱謂詞"條目(北京大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殊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詞義解釋

“殊量”指非凡的器量或才能,形容人具有超越常人的見識、胸懷或能力。其中:

文獻出處

該詞多見于古典文獻,例如:

  1.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論》提到,劉備因諸葛亮“有殊量”而三顧茅廬,體現對其才能的高度認可()。
  2. 晉代潘尼《益州刺史楊恭侯碑》中稱頌楊恭侯“挺一世之殊量”,強調其卓絕的德行與器量()。

用法與語境

補充說明

該詞強調“非同尋常”的特質,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例如,諸葛亮因“殊量”被劉備賞識,既指其謀略,也包含人格魅力和全局眼光。

提示:若需進一步考證古代文獻中的用法,可查閱《三國志》原文或相關史學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晻濭表子赤資資捶考翠裘耽翫盜用東山之志峒室法外施仁分決赙金複刻棡鼓曲高喊貢獻褐袖鴻稀鱗絶懷敵彙報會較辨極度計筴敬上接下靜一津涘诘屈積澤看死空闊匡戾老雲頭遼荒缭戾離坼欐佹臨歧麗氣留州輪替媚草蘑菰盤虬平年前委清豪羣輕折軸蛐蛇曲頤人盡其才濡口十六衛松脫所費不資钿蟬托信無颣憲曹饷勞枭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