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gard sb. as fixed] 不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
把人或事看得一成不變。《人民文學》1982年第9期:“眼下這世道,誰也不能把誰看死!”
“看死”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用固定、不變的觀點看待人或事物,具體解釋如下:
否定發展性
指忽略人或事物可能發生的變化,将其視為靜止狀态。例如:
“眼下這世道,誰也不能把誰看死!”( 引用自《人民文學》1982年例句)
隱含主觀偏見
常用于批評他人或自我反思,表示對主觀判斷的否定。例如:
“從用戶角度看,死鍊接和錯誤鍊接表現相同,無需刻意區分。”( 網頁例句)
如需更多例句或權威出處,可參考、等來源。
《看死》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預知死亡的迹象或征兆。它描述了一個人能夠看到自己或他人的死亡即将到來的迹象,具有一定的預知能力。
《看死》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目」和「覽」。部首「目」表示與眼睛和視覺相關的意義,「覽」表示觀察和看的動作。這個詞的總筆畫數是12畫。
《看死》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占卜文化。人們相信,某些征兆或迹象可以預示一個人即将死亡。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預測死亡的能力。
《看死》的繁體字為「看死」。
在古時候,「看死」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一些變化。然而,由于古代文字的演變,具體的寫法已經無法查證。
1. 他一直預感到自己即将死去,真是能夠看死。
2. 在一場可怕的事故中,他具有了一種不容忽視的看死的能力。
1. 聞死(wén sǐ):預感到死亡的迹象。
2. 設死(shè sǐ):指定或設定死亡的時間。
1. 預知死亡(yù zhī sǐwáng)
2. 看透生死(kàn tòu shēngsǐ)
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