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spacious] 廣闊而沒有阻礙視線的東西
平野空闊
(1).空曠闊大。 唐 元稹 《遊碧澗寺》詩:“空闊 長江 礙鐵圍,高低行樹倚巖扉。”《三國演義》第四八回:“ 操 見 南屏 山色如畫,東視 柴桑 之境,西觀 夏口 之 江 ,南望 樊山 ,北覷 烏林 ,四顧空闊,心中歡喜。” 冰心 《寄小讀者》十六:“隻是沒有圍牆,空闊有餘,深邃不足。”
(2).指空間;天空。 宋 姜夔 《慶宮春》詞:“雙槳蓴波,一蓑松雨,暮愁漸滿空闊。” 元 劉君錫 《來生債》第一折:“誰言空闊無神道,霹靂雷聲那裡來?”
(3).豁達;曠遠。 唐 元稹 《八駿圖詩》:“ 穆滿 志空闊,将行九州野。” 唐 無名氏 《洞箫賦》:“對吟空闊之情,復感神仙之術。”
(4).空泛,無邊際。 明 唐順之 《祭丘思庵文》:“自餘少時,頗負迂僻。空闊乎寥廓之翔,而泥滓乎鄉人之處。”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陽貨篇六》:“其説規模甚大,卻空闊,令人無入手處。”
“空闊”是一個形容詞,主要描述空間廣闊、視野無阻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空闊”既可用于具體場景(如自然景觀),也可表達抽象意境(如心境或志向)。其使用廣泛見于古典文學,現代語境中多保留原義。
空闊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廣闊、遼闊。它由兩個部首組成:空(氣)和闊(寬),筆畫數為11。這個詞源于古漢字,字形繁體為「空闊」。
在古代,「空闊」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具體而言,「闊」字的上部是由包圍形狀的「門」字組成,表示遼闊、開放的意思;而「空」字則保持不變,表示空蕩、無遮無擋的意味。
以下是一些關于空闊的例句:
組詞:空曠、空蕩、空曠無垠
近義詞:廣闊、寬廣、遼闊
反義詞:狹窄、狹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