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tegories of taxes] 國家征稅的種類,諸如營業稅、個人所得稅等
國家規定的稅收種類。《新華月報》1950年第5期:“全國各地所實行的稅政、稅種、稅目和稅率極不一緻,應迅速加以整理。”如:我國現行稅種有工商所得稅、農業稅和關稅等。
稅種是指一國稅收體系中根據征稅對象不同而劃分的具體稅收種類,是基本的課稅單元。以下是綜合解釋:
基本概念
稅種是國家稅法規定的稅收種類,如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其核心标志是征稅對象和納稅人的不同,例如增值稅針對商品增值額,資源稅針對自然資源開采。
構成要素
包括征稅對象、納稅人、稅目、稅率、納稅期限等,這些要素共同構成具體稅種的法律框架。
我國稅種主要分為五大類,共約19種:
如需完整稅種列表或政策細節,可參考權威財稅平台(如搜狗百科、會計網)。
稅種,是指國家根據稅收的性質和對象的不同而劃分的不同稅收類别。
稅(Tuó):拆分部首為米,筆畫數為4。
種(Zhǒng):拆分部首為禾,筆畫數為9。
《稅種》一詞由「稅」和「種」兩個字組成。其中「稅」以征收財物為基礎的國家財政收入,「種」則表示不同的類别或品種。
《稅種》的繁體字為「稅種」。
在古代,「稅種」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是由「稅」和「種」兩個字組成。
1. 各個地區都有不同的稅種。
2. 這筆收入屬于哪一種稅種?
1. 稅法:指規範稅收活動的相關法律法規。
2. 稅收:指國家依法征收的財政收入。
3. 稅務:指稅收工作和稅務管理部門。
1. 稅目:指稅收分類中的具體項目。
2. 征種:指征稅的種類。
免稅:指個人、團體或物品免除繳納某種稅收的情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