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亵的意思、鄙亵的詳細解釋
鄙亵的解釋
鄙陋輕慢。《北齊書·恩倖傳·和士開》:“言辭容止,極諸鄙褻,以夜繼晝,無復君臣之禮。”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迦畢試國》:“氣序風寒,人性暴獷,言辭鄙褻,婚姻雜亂。”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六:“ 陳質齋 雲:‘ 伯可 ( 康伯可 )詞,鄙褻之甚。’此不足以服其心。”
詞語分解
- 鄙的解釋 鄙 ǐ 中國周代地方組織單位之一,五百家為一鄙:鄙師(古官名,周制每縣五鄙,“鄙師”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郊野之處,邊遠的地方:邊鄙。 粗俗: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淺近)。 輕蔑,看不起:鄙視。
- 亵的解釋 亵 (褻) è 輕慢,親近而不莊重:亵渎。亵慢。亵狎。亵辱(輕慢;使受辱沒)。亵玩。 舊指在家穿的便服,或貼身的内衣:亵服。亵衣。 污穢, * :猥亵。亵語。 筆畫數:; 部首:亠;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鄙亵”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鄙陋輕慢”,形容言行粗俗、不莊重,帶有輕視或不尊重的态度。以下為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字義拆解:
- “鄙”:本義指粗俗、見識淺薄,如“卑鄙”“鄙陋”。
- “亵”:意為輕慢、不莊重,如“亵渎”“猥亵”。
二者結合,強調粗俗與輕慢的雙重含義。
2.應用與例句
- 文學批評:
清代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引用陳質齋對康伯可詞作的評價:“伯可詞,鄙亵之甚”()。此處指康伯可的用詞低俗輕佻,缺乏文雅。
- 曆史文獻:
《北齊書》描述和士開“言辭容止,極諸鄙亵”,指其言行粗鄙無禮();《大唐西域記》稱迦畢試國人性情暴烈,“言辭鄙亵”,反映當地民風粗野()。
3.語境與近義
- 適用場景:多用于批評語言、行為或作品格調低下,含貶義。
- 近義詞:粗鄙、猥亵、輕慢。
- 反義詞:莊重、高雅、恭敬。
4.補充說明
“鄙亵”屬書面用語,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但在古典文獻或文學批評中仍可見()。其内涵強調道德或文化層面的低劣與失禮,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鄙亵(bǐ xiè)一詞是具有貶低、蔑視他人的意味。下面将為您提供關于鄙亵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鄙(亠、口、日)共 11 畫;亵(亠、士、⺳、乙)共 13 畫。
來源:
《康熙字典》中将鄙亵解釋為“輕視人物,瞧不起人”的意思。該詞常常用來表達對他人的嘲諷、不屑和蔑視。
繁體字:
鄙亵的繁體字為鄙薤。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鄙亵的寫法有所不同。其中,鄙的古體字形為“辟”,亵的古體字形為“辱”或“歇”。
例句:
1. 他的言論充滿了對他人的鄙亵之意。
2. 鄙人以為,這樣的觀點十分可笑。
組詞:
鄙亵不僅可以單獨使用,還可以組成一些詞語,例如鄙視、亵渎、輕薄等。
近義詞:
與鄙亵意義相近的詞語包括輕蔑、嘲笑、侮辱等。
反義詞:
與鄙亵意義相反的詞語包括尊重、贊揚、敬重等。
希望以上内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或需要進一步的解釋,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