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石鹽木的意思、石鹽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石鹽木的解釋

木名。産南方,堅實經久,不易為蟲蛀蝕。 宋 蘇轼 《兩橋》詩引:“ 栖禪院 僧 希固 築進兩岸,為飛樓九間,盡用石鹽木,堅若鐵石。” 宋 蘇轼 《西新橋》詩:“千年誰在者,鐵柱 羅浮 西。獨有石鹽木,白蟻不敢躋。” 宋 陸遊 《入蜀記》卷一:“有提舉茶鹽 石端義 者,性殘忍,每捕官吏繫獄,輒以石鹽木枷枷之,蓋木之至堅重者。每曰:‘木名石鹽,天生此為我用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石鹽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相關信息可綜合如下:

基本釋義

石鹽木指一種産自中國南方的木材,特性為質地堅硬、經久耐用且不易被蟲蛀蝕。該名稱由“石”(象征堅硬)、“鹽”(可能與防腐特性相關)、“木”三字組成。

曆史文獻記載

  1. 蘇轼詩作:宋代蘇轼在《兩橋》詩注中提到,栖禅院僧人用石鹽木建造飛樓,稱其“堅若鐵石”;《西新橋》詩中亦描述“白蟻不敢跻”,凸顯其抗腐蝕性。
  2. 陸遊記載:南宋陸遊《入蜀記》記載,官員石端義用石鹽木制作刑具枷鎖,并稱“天生此為我用”,側面反映其堅硬特性。

延伸用法

個别資料(如)提到“石鹽木”可比喻性格固執、不易改變的人,但此用法較少見于主流文獻,可能為特定語境下的引申義。

石鹽木的核心含義為南方硬木,以堅固抗蛀著稱,曆史多用于建築或特殊器具制作。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蘇轼、陸遊相關詩文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石鹽木

石鹽木(shí yán mù)是一個詞彙,其中包含三個漢字:石、鹽和木。

拆分部首和筆畫

石(dàn)的部首是石字旁,它是由五個筆畫組成的,而鹽(yán)的部首是钅字旁,它是由十個筆畫組成的。木(mù)的部首是木字旁,它是由四個筆畫組成的。

來源

“石鹽木”這個詞來源于中文。石指的是石頭,鹽是一種晶體狀的礦物質,木是指樹木。這三個詞合并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詞彙,代表了三個元素之間的聯繫。

繁體

繁體字“石鹽木”與簡體字“石鹽木”意思相同,隻是書寫形式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我無法提供準确的古代漢字寫法這個詞語。

例句

1. 深山中有一座石鹽木結構的廟宇。

2. 這幅畫使用了石鹽木為主題,展現了大自然的力量。

組詞

石鹽木沒有特定的組詞,因為它是一個獨立的詞彙。

近義詞

石鹽木的近義詞取決于具體的語境,可能包括以下詞語:石頭、鹽塊、樹木。

反義詞

石鹽木的反義詞同樣取決于具體的語境,在一些例子中可能包括:水、砂土、金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